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三》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当时只道鹤林仙,解遣秋光杜鹃

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蘖放春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妍(chūn yá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美丽和光彩。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放春(fà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春,百花盛开的景象。

鹤林(hè lín)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或学识渊博的团体或场所。

解遣(jiě qiǎn)的意思:解除烦恼、排遣忧愁。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只道(zhī dào)的意思:只知道、只认为

注释
当时:当初。
鹤林仙:指超凡脱俗的隐士。
解遣:能够驱散或引发。
秋光:秋天的景色。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凉,常象征悲苦。
回:反转,这里指改变。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力量。
直教:竟然使。
霜蘖:霜后的嫩芽,比喻初生的事物。
放春妍:展现春天的美丽。
翻译
当初只以为鹤林中的仙人
能唤起秋天的景色使杜鹃花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三)》。诗中通过描绘冬日牡丹盛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生命力强大的感慨。

“当时只道鹤林仙”,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仙境——鹤林山,以此来形容牡丹之美,仿佛是仙界中才有的奇花异草。诗人在此刻,只认为这牡丹就是那传说中的仙花。

“解遣秋光发杜鹃”,牡丹在冬日里绽放,它不受季节的限制,独自开放,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两句表达了牡丹超越常规、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谁信诗能回造化”,这里诗人提出一个疑问,谁会相信诗歌竟然能够改变自然界的法则?

“直教霜蘖放春妍”,然而,这些冬日里的牡丹却直接以其盛开的情况,向世间展示了它们如同春天一般的美丽。这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日牡丹的奇特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越时节、挑战自然规律的生机与美好,以及诗歌本身所蕴含的力量。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画册十七首·其七

携杖石桥东,松风起幽听。

白云满空山,谁识幽人径。

(0)

赠无厓上人

不忍慈眸见世人,烟霞深处寄閒身。

崖悬飞瀑惊风雨,月落深潭聚鬼神。

一指臞禅来鹤听,六时枯偈有云亲。

避人踪迹应如此,飘泊深惭席上珍。

(0)

五月二十日自杭返仪徵舟中纪行·其一

舟行真自在,风顺不稽程。

天逐江流转,帆随鸟翼轻。

越山青未断,吴岫远相迎。

少泊依沙岸,东冈月色明。

(0)

送云浦出塞觐亲·其二

晓起严征橐,霜花入望纷。

马头升旭日,鸿背落寒云。

海气深秋肃,笳声绝塞闻。

旅怀当此际,一倍感离群。

(0)

送发灵和尚

朔风吹不断,阴云阻前程。

辽河冻复裂,积雪埋高城。

安居不出户,凛凛如履冰。

君于此时去,去去何为情。

方袍敝且薄,安与严寒争。

我苦莫能助,岂能留君行。

搴裳不撒手,暮鸟孤烟横。

(0)

梧州杂诗·其二十一

朝睹南阳奏,强藩已就擒。

弃城知法在,问罪见谋深。

帐外军声寂,怀中帝诏临。

两年三授首,真是快人心!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