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虞吟》
《唐虞吟》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古风

天下目为目,谓之明四目

天下耳为耳,谓之达四聪

前旒与黈纩,所贵无近情

无为不为,知此非虚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yín
sòng / shàoyōng

tiānxiàwèiwèizhīmíng

tiānxiàěrwèiěrwèizhīcōng

qiánliúhuàkuàngsuǒguìjìnqíng

wèiwèizhīfēi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贵无(guì wú)的意思:形容某种珍贵的事物或品质无法被替代或超越。

近情(jìn qíng)的意思:指对人情感的关切和体察。

目为(mù wéi)的意思:目光炯炯,眼神明亮锐利。

前旒(qián liú)的意思:指位高权重的人,特指皇帝。

四目(sì mù)的意思:四只眼睛,形容非常警觉、细心。

四聪(sì c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五官聪明敏锐。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虚生(xū shēng)的意思:指出生不久就夭折或早逝。

注释
目:眼睛。
明:明察。
四目:全方位洞察。
耳:耳朵。
达:通达。
四聪:全方位听觉。
旒:古代帝王冠冕上的装饰物,用来遮挡视线。
黈纩:古代塞入耳中的棉花团,防止干扰。
近情:个人情感或偏见。
无为:看似无所作为。
无不为:实际上无所不能。
虚生:空洞无意义的生活。
翻译
世间的眼睛视为眼睛,称其为明察秋毫。
世间耳朵当作耳朵,称其为通达四方声音。
前额的帘饰和耳塞,珍贵之处在于不偏颇于私情。
无所作为也有所作为,明白这一点并非虚度光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唐虞吟》中的一段,主要探讨了人眼和人耳的功能以及智慧的运用。诗人以“天下目为目,谓之明四目”和“天下耳为耳,谓之达四聪”来比喻人的观察力和听力应该像天下的眼睛和耳朵一样,广泛而公正,不受私情影响。"前旒与黈纩"指的是古代帝王冕旒上的装饰,用来象征君主应保持清醒,不受干扰,这里暗指人应当理智判断,不被个人情感左右。最后两句,“无为无不为,知此非虚生”,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明白无为而治的道理,知道如何在看似无所作为中实现最大的作用,这样的生活才不是虚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倡导一种超越个体私欲,追求公正明智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见梅花

一辞青锁沧江卧,山城三见梅花破。

正爱家家临水开,还愁树树和烟堕。

清樽欲醉不成欢,雪调空歌谁与和。

小院回廊日又斜,高楼短笛风前过。

(0)

雨中刘润之佥宪见访

鸣雨虚堂六月秋,高轩空谷远相求。

佳期每忆同星聚,良会须为秉烛游。

风磴云端回白日,水花烟叶乱沧洲。

莫辞信宿陪孤赏,更与江天散独愁。

(0)

万县元日

官烛光中饮颂花,村鸡声里换年华。

寥寥人语水乡市,紞紞鼓音山县衙。

江上春风先入棹,客边元日倍思家。

去程回望各千里,翠壁青林寒雨斜。

(0)

题赤壁图

曹瞒下江陵,江陵正危剧。

周郎美少年,气吞江汉窄。

水战得上流,火攻非下策。

卧龙东略雄,乌鹊南飞迫。

妖气掩黄星,倒戈回紫陌。鼎足已成形,鬼蜮俄?魄。

王业聊偏安,霸图何赫奕。

怀哉玉堂仙,逖矣黄州客。

文光贯斗牛,天游忘迁谪。

名姓识儿童,画图灿金碧。

赤壁几千秋,山青江月白。

(0)

赠王民望·其三

南皮驶清流,北渚爽金?。去骖俨立鹄,走舸歙飞鸥。

胡然婴痾疢,临岐隔欢游。

望美天咫尺,何以慰离忧。

(0)

梦游感通寺简诸友

李白题诗寺,文箫雁韵楼。

海光浮树杪,山翠滴床头。

热想寒泉濯,春曾煖谷游。

暝钟萝月下,清梦一相求。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