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秀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隐 秀 亭 宋 /刘 倓 一 重 一 崦 一 岧 峣 ,隐 秀 寒 光 次 第 高 。借 得 笋 舆 如 小 艇 ,晚 风 千 里 泛 清 涛 。
- 注释
- 一重一崦:形容山峦重叠。
岧峣:形容山势高耸。
隐秀:隐藏而秀美。
寒光:寒冷的光芒,可能指月光或山色。
次第:依次,按顺序。
笋舆:竹制的小车。
小艇:小型船只。
晚风:傍晚的风。
清涛:清澈的波浪。
- 翻译
- 层层叠叠的山峦高峻挺拔,隐藏着秀美的景色和寒冷的光芒依次升高。
我借来竹制的小车如同小船,傍晚时分在千里清波中漂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般的景象,通过层次分明的山峦形态,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秀丽。诗人巧妙地运用“一重一崦一岧峣”来塑造山势的层叠感,给人以深远莫测之感。“隐秀寒光次第高”则透露出山间洒落的阳光与山峦之间微妙的关系,既突显了景物的立体感,也映衬出山峦的高度。
“借得笋舆如小艇”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竹制的小船(笋舆)比作小艇,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常识,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意境铺垫。接着,“晚风千里泛清涛”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乘坐这叶轻巧的小舟,在晚风的吹送下,悠然地航行于千里之远的清澈水面上。
整首诗通过山峦与水流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诗人借助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遨游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都孙子真别三十馀年越三千馀里以诗见访小园为作园公小像虽惭土木形骸殊有山林风气投辖半月辄为宝安邓观察玄度迎去幸语观察德机慎勿遽杜面孔不妨相向也因用子真来韵赋而赠之
相寻路涉三千远,忆别年经三十馀。
下榻为邀图㹀笔,投琼惟有换鹅书。
一帆秋水缘何事,数两芒鞋却自如。
去貌邻仙台上主,紫芝眉宇碧霞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