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瘢疵(bān cī)的意思:指疤痕、伤痕,也比喻缺点、瑕疵。
不周(bù zhōu)的意思:不到位;不周全;不周密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气色(qì sè)的意思:指人的面色、神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图志(tú zhì)的意思:指以图形和文字记录事物的志向和目标。
维桑(wé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了保持原状或原有的利益而暂时停止,不再继续发展。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五岭(wǔ lǐng)的意思:指中国境内的五大山脉,也用来形容山岭重叠、连绵不绝的景象。
小史(xiǎo shǐ)的意思:小史指的是对某个人或某个事情进行简短的叙述,类似于一个小故事或小传记。
训言(xùn yán)的意思:通过言语教导和规劝他人,使其改正错误或行为不端。
原始(yuán shǐ)的意思:最初的,最原始的;未经改变的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修纂地方志书的深思熟虑与严谨态度。
首句“要终原始或余知”,意为在编纂地方志时,不仅要追溯历史的源头,还要了解一些未知的信息。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研究的严谨和求实精神。
接着,“虽不周今于古师”一句,表明了诗人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即使在借鉴古人经验时也要考虑到时代的变化,不能完全照搬。
“稽彼周官图志设,各因小史训言垂。”这里提到周朝的官职设置和小史的训导,强调了历史文献的重要性,以及在编纂地方志时应参考古代的典籍和经验。
“百年时事终须记,五岭文明尚拟吹。”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重视,认为无论时间多么久远,都应该被记录下来;同时,也体现了对岭南地区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最后,“但使维桑多气色,甘从微阐见瘢疵。”这句话意味着只要地方志能真实反映地方的风貌和特色,哪怕揭示出一些不足之处,也是值得的。诗人希望修纂的地方志能够全面、客观地展现地方的历史与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编纂工作的深刻思考和严谨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