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徵兵(zhēng bīng)的意思:徵兵是指国家根据需要征召壮丁入伍服兵役的行为。
尺籍(chǐ jí)的意思:指尺度狭小,限制严格。
临淄(lín zī)的意思:指临近淄水的地方,也指接近权贵的地方。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铜鱼(tóng yú)的意思:指人死后魂魄离开肉体,如同铜鱼脱离水面。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铜鱼使(tóng yú shǐ)的意思:指的是一个人通过贿赂、收买等手段来行使权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征兵备战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战争的紧张氛围。"尺籍徵兵下,铜鱼使者章"两句,以"尺籍"和"铜鱼"为载体,形象地展现了朝廷征兵的正式与庄重。"尺籍"指的是记录士兵名册的文书,"铜鱼"则是古代官印的一种,这里借指使者所持的官方凭证。这两句通过细节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朝廷动员兵力、准备对外征战的画面。
接下来的"临淄十万户,一半戍渔阳"则将视角聚焦到具体的地域——临淄,一个拥有十万户人口的大城。诗句中提到,其中的一半人口被征调去守卫边疆的渔阳。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调动,不仅反映了战争的紧迫性,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在面对外敌威胁时,国家与民众共同承担的责任与牺牲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而有力,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社会在战争背景下的社会动员和人民生活状态,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