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蛇(bā shé)的意思:形容人心机深沉,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和欺骗。
白花(bái huā)的意思:形容徒劳无功、白费心机的事情。
鼻褰(bí q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鼻子非常高大。
掉舌(diào shé)的意思:形容非常惊讶或惊奇。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竖毛(shù máo)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因害怕、恐惧而使毛发竖立的状态。
叔敖(shū áo)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外面做官,却不为国家和人民做任何有益的事情。
- 注释
- 巴蛇:指传说中居住在巴地(今四川、湖南一带)的一种大蛇,以剧毒著称。
鼻褰蛇:一种特别毒的蛇,可能特指其攻击部位偏好于鼻或形容其鼻部特征显著。
掉舌:摆动舌头。
红燄:红色的火焰,形容蛇舌颜色鲜艳且动态猛烈。
盘身:蛇缠绕蜷曲的身体姿态。
蹙:收缩,这里指蛇身上花纹紧凑的样子。
白花:白色花纹。
竖毛发:形容人遇到极端恐惧时汗毛直竖的情景。
饮浪:蛇饮水时引起的水面波动,形容其饮水的场景。
沸泥沙:形容蛇的毒液强大到能令江河中的泥沙似乎都沸腾起来。
叔敖瘗:典故,孙叔敖是古代楚国的贤臣,曾埋蛇以免众人遭害。
其如多似麻:即便是想效仿叔敖埋蛇,也因为蛇太多而难以实现,‘多似麻’形容数量极多。
- 翻译
- 巴地的蛇有千百种毒,其中最厉害的是鼻褰蛇。
它摇动舌头如同翻滚的火焰,蜷曲身体显出白色的花纹。
它喷吐毒液能让人的毛发竖立,饮水时能让江河的泥沙沸腾。
想学习孙叔敖将其埋葬,无奈这样的毒蛇多如麻,难以处理。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毒蛇的诗句,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蛇类多样且危险的一面。"巴蛇千种毒"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巴蛇之毒;"其最鼻褰蛇"则指出这种蛇中鼻部有褰起,是一种特征。接下来的"掉舌翻红燄,盘身蹙白花"生动地描绘了蛇吐舌时的恐怖景象,以及它蜷缩身体形成类似白色花状的姿态。
诗中的"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则形象地展示了这种毒蛇对人的威胁,它的喷吐可以让人毛发竖立,而吞食之物甚至包括泡沫和泥沙,这强调了它的凶猛与贪婪。最后,"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表达了想要模仿古代医学专家叔敖治蛇之法,但难度极高,如同要数清麻线一般复杂。
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和节奏感,通过对毒蛇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朝鲜进士金山泉·其三
沃沮高句骊,旧隶朝鲜地。
南闾并右渠,四部汉所置。
曩读班范书,略能观大义。
览兹箕田图,画井食其利。
七县设岭东,三州分牧使。
为问王险都,今昔应殊异。
甑山浿水间,指画穷奇閟。
东译史尚存,海舶遥相寄。
天宁寺塔歌
般若寺中紫光起,普六茹坚作天子。
一囊舍利何方来,九州学校同时毁。
幽州古塔雄岧峣,二十七丈高复高。
传闻石函乍安置,碣石山根恒动摇。
开山龙象鞭神力,狮座居然镇鳌极。
想当工匠执役时,邪许声中苦长日。
开皇缔造几太平,身崇俭啬宽徭征。
如何天性不悦学,独言释氏裁儒生。
佛书谶纬增诬饰,鬼仙禽兽俱荒忽。
《高僧传》里续奇闻,三十三枚剃头出。
塔铃万个摇丁当,大野风沙折白杨。
迷楼萤火弥山谷,不放阿傩舍利光。
连小瀛参军招同陈大园学博消夏出示所藏魏伯子蔡白采所画雪梅山水长卷及宋元以来各名家墨迹画册诗以赠之
火云四射天宇红,祝融衙衙鞭赤龙。
幽篁枯坐不敢出,折柬忽到信天翁。
草堂热客无人过,袁安六月能高卧。
朝来邀我作冻饮,入室耿耿寒芒射。
山人掷笔散琼屑,万岫皑皑生眼缬。
玉龙偃蹇银虬乱,坐忘曦轮蒸暑热。
压屋顽云不肯消,粟肌斗觉寒萧骚。
冷斋高挂太古雪,惟见梅花开寂寥。
饮君酒,读君画,三朝宝翰郁精奇,与子盘礴消长夏。
世上富儿爱水田,千金掠买何连连。
画中山水人不要,往往剥蠹消云烟。
怪君爱画如爱酒,万壑千岩落君手。
却防笑煞痴虎头,妙画登仙古来有。
卓鉴眉公辨赝讹,君家墨宝何其嘉。
归来云壑满肺腑,眼前突兀青山多。
《连小瀛参军招同陈大园学博消夏出示所藏魏伯子蔡白采所画雪梅山水长卷及宋元以来各名家墨迹画册诗以赠之》【清·郭仪霄】火云四射天宇红,祝融衙衙鞭赤龙。幽篁枯坐不敢出,折柬忽到信天翁。草堂热客无人过,袁安六月能高卧。朝来邀我作冻饮,入室耿耿寒芒射。山人掷笔散琼屑,万岫皑皑生眼缬。玉龙偃蹇银虬乱,坐忘曦轮蒸暑热。压屋顽云不肯消,粟肌斗觉寒萧骚。冷斋高挂太古雪,惟见梅花开寂寥。饮君酒,读君画,三朝宝翰郁精奇,与子盘礴消长夏。世上富儿爱水田,千金掠买何连连。画中山水人不要,往往剥蠹消云烟。怪君爱画如爱酒,万壑千岩落君手。却防笑煞痴虎头,妙画登仙古来有。卓鉴眉公辨赝讹,君家墨宝何其嘉。归来云壑满肺腑,眼前突兀青山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667c6d9e780c28283.html
严州道中
浮云出层壑,日夕变晴晦。
峭影逼峰尖,局步危石背。
下有百尺溪,蛟龙隐其内。
桡声一水通,树色两山对。
乳窦鸣潺湲,云根插叆叇。
十里更回首,暮林环修黛。
远景低渐昏,故园渺何在。
渔镫倒影乱,沙月流光碎。
浪迹几浮沈,清夜发长慨。
屈指算归途,记取来游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