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不闻雁,江寒早授衣。
《独坐》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独坐》由清代诗人马春生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静坐时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飘渺。
首句“雨霁薄云飞”,雨后天晴,薄云轻盈地在空中飘动,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空庭竹影微”一句,将视线转向庭院,竹子的影子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幽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愁随孤月起,别忆故人归。”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随着孤月升起,愁绪也随之而来,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方的故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秋老不闻雁,江寒早授衣。”秋天已深,却未听到南迁的大雁,江水寒冷,诗人早早地穿上了冬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单调,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远游非始愿,清梦绕柴扉。”诗人感慨自己并非本愿离家远游,而是现实所迫。夜晚,他沉浸在清冷的梦境中,思绪回到了那扇熟悉的柴门,表达了对家乡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和未来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序:丙寅三月十五日余被逮越宿朱德升朱完天邹虚王殷汝劼同卧县署相对谈笑虚王汝劼各出素扇索书遂录壬戌南还留别文起孟长之作嗟乎在今日又增一罪案矣·其一
客途无复附书频,此夕衔杯怆别辰。
明月一天遥寄影,雄文千古尔疑神。
交情廓落惭时辈,吾道行藏信昔人。
榻上方书匣里剑,中宵应不叹无邻。
采蕺歌
上山采蕺留山阿,衱蕺下山日午蹉。
回首白云漫漫多,云中仙吏脱佩珂。
停骖独上舞婆娑,九秋鹤唳摇林柯。
孤亭高标白云窝,俯临万井如星罗。
悠然怀古山之陂,右军遗迹今苔莎。
蓬蒿是处少经过,叩门不见羊与何。
止留清池浴鴐鹅,旌干欲去道不呵。
北郭先生寤也歌,蕺山窈兮钟山峨。
钟山鸣琴声相和,为我洗耳清云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