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晁 无 斁 除 日 述 怀 宋 /陈 师 道 世 学 违 从 众 ,名 家 最 近 天 。感 时 犹 壮 志 ,得 句 起 衰 年 。袁 酒 无 何 饮 ,陶 琴 不 具 弦 。平 生 挥 翰 手 ,几 见 绝 韦 编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具(bù jù)的意思:没有、缺乏
从众(cóng zhòng)的意思:指人们在行为、观点或态度上盲目跟从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挥翰(huī hàn)的意思:指书法家挥动笔墨写字的姿态,也指大笔挥洒,写得流畅自如。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近天(jìn tiān)的意思:指接近天空或极高的地方。
名家(míng ji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高超技艺的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起衰(qǐ shuāi)的意思:兴起和衰败,形容事物的兴衰变化。
世学(shì xué)的意思:世界上的学问,指人们对世界的各种事物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
衰年(shuāi nián)的意思:年纪老迈,身体衰弱,无法干活。
陶琴(táo qín)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境宁静、舒畅。
违从(wéi cóng)的意思:违背、不遵守
韦编(wé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杂乱。
无何(wú hé)的意思:没有什么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最近(zuì jìn)的意思:最近表示时间上离现在最近的,也可以指距离上最近的。
- 注释
- 世学:一生的学习。
违从众:违背大众常规。
名家:著名的学者或艺术家。
最近天:接近天道或最高境界。
感时:感慨时事。
犹:仍然。
壮志:豪情壮志。
衰年:晚年。
袁酒:指袁公的酒,可能暗指某位历史人物。
无何:没有什么特别。
陶琴:陶渊明的琴,代指古代文人雅趣。
不具弦:没有上弦,表示闲置。
挥翰手:挥毫泼墨的人,指诗人自己或文人。
绝韦编:韦编,古时用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这里指频繁翻阅书籍。
- 翻译
- 一生学习都违背了随大流,追求名家却近似于追求天道。
感慨时事仍然充满壮志,即使在衰老之年也能创作出佳句。
袁公的酒没有特别的,陶渊明的琴也没有上弦。
我这一生中,作为挥毫泼墨的人,有多少次看到别人翻阅书籍时的情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晁无斁除日述怀》,表达了诗人对于随波逐流世俗学问的反思,以及对高尚学问和个人理想的追求。首句“世学违从众”揭示了诗人对于迎合流俗的学术风气的不满,他倾向于追求真正接近天道的高深学问。第二句“名家最近天”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真理的向往。
诗中“感时犹壮志”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感慨时事之际,仍然保持着豪情壮志,显示出其坚韧的人格特质。而“得句起衰年”则表明他在晚年创作诗歌,依然能激发新的灵感,焕发艺术活力。
后两句“袁酒无何饮,陶琴不具弦”通过典故,暗示诗人过着简朴的生活,没有太多的物质享受,但精神世界丰富,琴酒相伴,自得其乐。最后,“平生挥翰手,几见绝韦编”则是以古代学者勤奋治学的形象自比,表达出诗人一生致力于学问,鲜少有闲暇时光,连放下书卷的时候都很少。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陈师道的学术追求、人生志向以及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个人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汉铙歌十八首·其六战城南
战城南,日无色。壮士长征死,愿作乌鸢食。
请谓乌与鸢:“壮士死,国家委。
身丧其元,汝食其肉,一胡忍且残。
世有大豪元恶巨奸,杀公吏,探赤丸,暴戾恣睢脍人肝。
一旦祸机发,横尸道旁,血如流泉,腐肉如丘山。
汝胡不食,甘此忍且残。
”请为乌与鸢答君子:“言世有大豪元恶巨奸,司命不敢录,司败不敢拘,司隶不敢纠弹。
十九老死牖下,子孙贵盛,冢墓象祈连。
彼虽有肉血,我安得餐。
壮士不自惜,委身徇国家,丧其元,我固当得食,彼复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