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福堂(fú táng)的意思:福堂指的是充满着幸福和吉祥的地方。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龙舟(lóng zhōu)的意思:指龙舟竞赛,也比喻团结协作、同心同德。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俗好(sú hǎo)的意思:指追求俗世间的享乐、娱乐和虚荣的欲望和倾向。
随俗(suí sú)的意思:按照社会风俗习惯行事,顺应众人的做法。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一尊(yī zūn)的意思:指一位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人。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真个(zhēn gè)的意思:整个、全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氛围与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有对节日习俗的融入。首句“幽居几度遇端阳”,点明诗人身处僻静之地,却多次在端午节时感受到节日的气息。接着,“万里关河隔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虽身在他乡,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却难以割舍。
“龙舟扮出湘江恨,艾草还为人世芳”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龙舟竞渡象征着对屈原精神的纪念,而艾草则寓意着端午节的吉祥与祝福。这两句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既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几段角团随俗好,一尊绿酒带蒲香”描述了诗人参与端午习俗的情景,通过吃粽子(角团)、饮雄黄酒等传统活动,融入了节日的欢乐之中。同时,诗人以“随俗好”三字,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认同。
最后,“离骚歌罢浑无事,真个圜庭是福堂”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诵《离骚》来寄托哀思,而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中,心灵得到了慰藉,感觉整个庭院都充满了幸福与祥和。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方石先生季父逸老以宝庆守致仕先生名其居曰悬车旧第宝庆殁先生有诗命次其韵
执鞭无地候巾车,逸老编中识面初。
露冕犹闻下江汉,云山谁与画衡庐。
青槐古柏京尘远,寒日西风宰树疏。
莫向方岩诵哀些,竹林回首正欷歔。
沈士登初入学梦人诵诗有细丝曾钓海鳌来之句是岁集选得富春丞乃子陵隐处因赠此诗
梦里金鳌忆细丝,桐江只在富春西。
久知万事皆前定,肯向浮生叹不齐。
坐上溪山明画鹢,人间岁月等醯鸡。
两株松外千竿竹,吟得新诗到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