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月,如鉴复如弦。
《望江南.溪堂对月》全文
- 鉴赏
这首《望江南·溪堂对月》由清代诗人屈蕙纕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溪边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溪上月,如鉴复如弦。” 开篇以“鉴”和“弦”比喻月光,既形象地描绘了月形之美,又暗示了月相的变化,引人遐想。月如明镜,又似新月,既展现了月光的明亮,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
“几处画楼人怅望,一年能得几回圆。”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画楼,指的是装饰华丽的楼房,此处用来象征人们居住的居所或心灵的寄托之所。人们在这样的夜晚,面对着满月,心中充满了思念与期待,仿佛在遥望远方的亲人或是美好的未来。然而,一年之中,月亮圆满的时刻毕竟有限,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含了人生短暂、相聚不易的哲理。
“流影淡秋烟。” 最后一句以“流影”形容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随着水流缓缓移动,如同轻烟般淡薄而悠长。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光与水面互动的美景,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短暂、相聚不易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剪湘云.兰舟居士写湘夫人于扇,雾鬓风鬟,飘飘有凌云之意,为填此解
螺髻堆烟,鮹衣剪雾。问踏浪呼龙,几度来去。
木落天空秋渺渺,极目佳人何许。
讶西风、寒到洞庭波,犹弄珠延伫。
惆怅岸芷汀兰,寄愁无处。只月姊封姨,相伴容与。
犀佩玲珑蛟带缓,约住巫云缕缕。
颤芙蓉、仿佛降湘君,又神灵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