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麻衣至德观真仙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麻衣至德观真仙亭的景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首句“我愧无能使两川”,诗人自谦自己未能为两川(可能指四川地区)带来什么显著的贡献或改变,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接着“龟琴为伴仅三年”一句,点明了诗人与这个地方的缘分,通过与龟和琴相伴的时光,暗示了他在麻衣至德观的岁月,可能充满了静谧与思考。
“清朝自是朝真客”,这里的“清朝”可能是指清早或清晨,诗人将自己比作朝拜真仙之人,表达了对真仙亭的向往与尊敬。最后一句“何必登山更望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认为没有必要特意去登山寻找仙人,因为心中已有所仰慕,这种精神上的追求已经足够。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剔银灯.归途次骥江驿,晓起遇雨
一夜归心驰骤。孤枕上、数残清漏。
远寺钟鸣,邻墙鸡唱,刚是五更时候。衣衫重扣。
对草阁、青灯如豆。侧侧晓寒侵袖。猛雨乍闻檐溜。
乡梦无凭,愁怀欲炽,更尽昨宵馀酒。只眉牢皱。
恁情况、要人消受。
贺新郎.寒夜同冯洁士先生、张孺子、董明试集斋中,用芝麓先生别其年元韵
古径梅花发。喜芳斋、高朋满座,剧谈陵阙。
夜回风微寒色静,天意阴森欲雪。
又隐隐、半弯新月。
炙兔烧獐人未醉,问樽前、那有三千发。
听玉漏,起城末。英雄梗概真心折。
看依然、琴书宝剑,囊无他物。
指点当年鏖战处,万队貔貅骁杰。
谁想道、鼓沉旗灭。
碧浪银涛南渡后,染征袍、尚带沙场血。
须痛饮,恨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