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缑山(gōu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努力奋斗,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进旅(jìn lǚ)的意思:指远行或出门旅行。
庙庭(miào tíng)的意思:指庙宇的庭院,也泛指宫廷或者官府。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行列(háng liè)的意思:指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次序排列或行进。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羽驾(yǔ jià)的意思:指以羽毛为饰物的车驾,形容人物的华丽和高贵。
- 翻译
- 热闹的钟鼓声已不再,整齐的羽葆仪仗开始排列。
回忆起缑山昔日的回音,如今庙堂祭祀活动正筹备举行。
- 注释
- 喧喧:嘈杂喧闹。
金石容:钟鼓之声。
既缺:不再响起。
肃肃:庄重肃穆。
羽驾:羽葆仪仗。
就行列:开始排列。
缑山:古代地名,与音乐或仙人有关。
遗响:遗留的乐声或传说。
昔所闻:过去听说过的。
庙庭:庙宇殿堂。
进旅:进行祭祀。
攸设:正在安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的情景。"喧喧金石容既缺,肃肃羽驾就行列"一句,通过对乐器和车马队伍的描述,展现了祭典时庄重而又热闹的氛围。其中“金石”指的是古代用于奏乐的金属或石制打击乐器,而“羽驾”则是装饰有羽毛的车辆,这些都是用来营造庆典气氛的物品。
"缑山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一句,则通过对过去传闻和现在实际所见的对比,突出了祭祀场合的历史感和庄严感。"缑山"可能是指某座与祭祀活动相关的山,而“遗响”则意味着过往留下的声音或回声;"庙庭进旅今攸设"表达了当前在庙宇中举行的仪式。
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场古代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并且通过历史与当下的交织,增添了一层文化的厚重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