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看桥上月,印破水中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步 月 池 宋 /赵 善 信 灯 火 黄 昏 尽 ,无 家 不 掩 门 。为 看 桥 上 月 ,印 破 水 中 云 。树 影 纵 横 见 ,蛙 声 杂 遝 闻 。幽 人 思 正 苦 ,独 坐 更 难 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蛙声(wā shēng)的意思:指平凡而不起眼的声音或言语。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杂遝(zá tà)的意思:指事物杂乱、混杂不清。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坐更(zuò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坐在灯下读书或学习。
- 鉴赏
这首宋诗《步月池》是赵善信所作,描绘了黄昏时分月光下的静谧景象。首句“灯火黄昏尽,无家不掩门”展现了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关门闭户的宁静氛围。接着,“为看桥上月,印破水中云”写人们为了欣赏月色,不惜走过小桥,月光穿透云层,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树影纵横见,蛙声杂遝闻”两句,通过描绘树影斑驳和蛙鸣声此起彼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生动与自然。最后,“幽人思正苦,独坐更难论”表达了诗人作为“幽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绪纷扰,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独自坐着默默承受。
整首诗以月夜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沉思考,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