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芳意(fāng yì)的意思:指美好的情意,善意的感情。
李白(lǐ bái)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也指诗词写得好。
冷艳(lěng yàn)的意思:形容女性美丽、冷静、高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天女(tiān nǚ)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元因(yuán yī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或起因。
乍可(zhà kě)的意思:突然可以,出乎意料地可以。
- 鉴赏
此诗《对菊》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首句“冷艳自婆娑”,以“冷艳”形容菊花的独特风姿,虽处寒冷之中却依然绽放,展现出一种独立不群的气质。“婆娑”二字则生动描绘了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既有孤傲之美,又不失优雅之态。
次句“临芳意若何”,将菊花置于芳香四溢的环境中,引人遐想其内心的感受。这里不仅描绘了菊花的外在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对其内在情感的揣测,表达了对菊花独特魅力的欣赏和思考。
接下来的“那能论李白,乍可学东坡”,通过对比李白与苏轼两位唐代大诗人,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独到见解。李白以豪放著称,而苏轼则兼具豪放与洒脱。诗人在这里选择“学东坡”,意味着他更倾向于在菊花身上寻找一种既豪迈又不失洒脱的气质,体现了他对菊花独特精神风貌的认同与向往。
“入画元因净,宜诗底用多”,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菊花之所以成为绘画与诗歌中常客的原因。菊花的纯净与高雅,使其成为艺术创作的绝佳题材。同时,“底用多”一词,巧妙地表达了菊花无需过多修饰,其本身的魅力已足够吸引人,强调了其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最后,“倩谁天女散,一室俨维摩”,以天女散花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菊花满室、香气弥漫的画面。维摩诘是佛教中的著名菩萨,此处借指室内布置得如同禅室一般,充满了宁静与祥和。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菊花带来的美好氛围,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对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更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与内心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二
左蜀富山水,锦屏秀而鲜。
卿云常氤氲,佳气所盘旋。
蕴此天地灵,并生文武贤。
称忠著甲令,节制控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