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百咏·其十二秦女祠》全文
- 注释
- 狼:形容战乱或动乱。
秦:古代中国的一个强大朝代。
崇:崇尚,推行。
苛政:严厉而不宽容的统治政策。
有女:指某个女子。
蒙冤:遭受冤枉。
吊:凭吊,追思。
兴亡事:国家的兴衰历史。
神应:神明应该会认为。
耻:感到羞耻。
重论:沉重的话题,深入讨论。
- 翻译
- 狼烟弥漫的秦国推行严酷的政策,连女子也遭受了不白之冤。
想要凭吊历史兴衰的往事,神明恐怕也会对此类沉重的话题感到羞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尚的作品,收录在他的《华亭百咏》中。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描写狼和秦女祠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上苛政与不公正义的反思。
“狼秦崇苛政”,这里的“狼”指的是凶猛残忍之物,用以比喻秦朝的严酷法律和政治。“崇”意味着推崇或极力主张,而“苛政”则是过分严厉的统治手段。整句话表明了诗人对秦朝暴政的批判。
“有女亦蒙冤”,这里的“女”指的是秦女祠中祭祀的女性,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或神灵。“蒙冤”意味着遭受不白之冤,暗示这个女性形象也是受害者,是被错误的政策和法律所伤害。
“欲吊兴亡事”,诗人表达了想要探讨和追思过去那些影响深远的大事件。这里的“兴亡”指的是国家或王朝的盛衰史实,诗人希望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回顾来获得某种启示或者教训。
“神应耻重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不公正义的事情感到羞愧和沉痛。“神应”指的是精神或心灵上的感应,而“耻重论”则是对那些历史错误的深刻反省。整句话体现出诗人的历史责任感和道德批判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秦朝苛政及其对女性形象造成伤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不公正义事件的深切反思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意识和道德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