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九》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九》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宝络珠璎佛子龛,荒原断涧隐君庵。

清言悟法无人会,时有游蜂细细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络(bǎo luò)的意思:指宝贝或珍奇之物相互连结在一起。

佛子(fó zǐ)的意思:指对世事不争不抢,心境超脱的人。

荒原(huāng yuán)的意思:指草木凋零、土地贫瘠荒芜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荒凉、不毛。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游蜂(yóu fē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事物像蜜蜂一样来去匆忙,无所停留。

珠璎(zhū yīng)的意思:指珍贵的饰物,也用来形容美丽华丽的样子。

注释
宝络珠璎:珍贵的珠宝装饰,可能指佛像上的饰品。
佛子龛:供奉佛像的小龛,通常用于修行场所。
荒原断涧:荒芜的原野和中断的山涧,形容环境的偏远和寂静。
隐君庵:指隐居者的庵堂,暗示禅师过着孤独的生活。
清言悟法:清静的话语中领悟佛法,指禅修过程。
无人会:没有人能理解或共鸣禅师的领悟。
游蜂:比喻偶尔来访的人,可能指禅修者或访客。
细细参:仔细地思考和体会,指禅修者对佛法的深入探索。
翻译
精美的佛像装饰着宝络珠璎,坐落在一座荒凉的山涧边的小庵中。
这座偏僻的庵堂隐藏在寂静的山谷里,只有禅师独自领悟佛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佛教禅修的境界。宝络珠璎佛子龛,荒原断涧隐君庵,这两句通过对佛龛和庵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偏远的氛围,表明这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寻求的是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

"清言悟法无人会"一句,则突显了诗人在这个宁静之地对佛法有着深刻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却是难以与他人分享的。这里的“清言”可能指的是禅宗中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来传达深邃佛理的方式。

"时有游蜂细细参"这句,通过对蜂虫不时飞舞、探寻花香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在这个清净之地对佛法的精心研习和体会。蜂虫仿佛象征着诗人的灵魂,在佛龛和庵堂间自由穿梭,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深刻。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宿本觉寺

竹树号风似说禅,青灯布被抱愁眠。

东坡三过我一宿,尽是人生清净缘。

(0)

送客湖桥·其二

别酒离歌送马蹄,归鞍斜日故迟迟。

小儿拍手山翁醉,江左风流一晋时。

(0)

初夏登北山

推篷数峰出,野色弄新晴。

雷复阳初长,雪消山更青。

岭坳孤塔露,木杪片云生。

何日尘缘了,来寻猿鹤盟。

(0)

赴野渡招赏桂·其二

插架金英喷月光,园中列树更堂堂。

信从天上灵根出,染得古来诗句香。

今度花迟前度发,三分秋占二分强。

主人健笔供模写,压倒当年苏与黄。

(0)

风入松

一春心事与谁同。绿聚眉峰。

小楼彻夜听鸣雨,想西园、锦绣成空。

栏漾金鱼池水,钩闲紫燕帘风。年时忻折海棠红。

来比芳容。如今玉减香销似,怕轻寒、懒出房栊。

尘满谢娘吟卷,从教飞絮濛濛。

(0)

句·其四

三台八座九品官,名目不同而已矣。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