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镜清斋》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自然与人为之美的深刻思考。
首句“临池搆屋如临镜”,描绘了在水边建造房屋如同面对镜子的景象,强调了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映照,更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外界的映射。
次句“那藉㫋摩亦谢模”,则表达了对于模仿与刻意造作的否定态度。在这里,“㫋摩”可能是指过分雕琢或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谢模”则是拒绝这种行为的意思。这句话暗示了追求自然、真实与内在美的重要性,反对表面的装饰和虚伪的模仿。
接着,“不示物形妍丑露”,进一步强调了不显露事物的外在美丑,即不以物质的表象来评判事物的价值。这体现了对内在品质的重视,认为真正的美不应仅局限于外在形式,而应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精神层面。
最后,“每因凭切奉三无”,则表达了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达到超越物质、精神与道德的境界。这里的“三无”可能指的是无我、无欲、无为,意味着在追求真理和完美时,需要超越个人的欲望和局限,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自然之美、真实与内在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完美过程中超越物质与自我限制的可能性。弘历以帝王的身份,展现出对美学、哲学和人生智慧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作为诗人兼思想家的深厚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其六孟浩然
浩然亦高人,神思乃清朗。
读书陋拘牵,制行喜疏旷。
赋诗妙天趣,力索不可彷。
冲融大雅音,金石振遗响。
禁中遇天子,召对心所向。
终焉意不合,归哉南山放。
唐诗盛千古,公也李杜行。
布衣一时穷,高誉后人仰。
我来经故里,慨矣劳缅想。
鹿门当时月,依依汉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