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嚣乞静得此守,走兔入薮鱼投津。
论安较利乃公胜,行矣正及汴水匀。
霸王(bà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称王称霸的人或势力。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城闉(chéng yīn)的意思:指城墙上的楼槛。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两轮(liǎng lú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或两个方面。
乃公(nǎi gōng)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地位高贵、尊贵。
南邻(nán lín)的意思:指南方的邻居,即指南方国家。
齐人(qí rén)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力同心。
请问(qǐng wèn)的意思:用于客套或礼貌地询问对方的意见或问题。
三齐(sān qí)的意思:指三者同时达到同一水平或程度,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相下(xiāng xià)的意思:相对地位较低的人自谦地称自己比对方差。
雄豪(xióng háo)的意思:形容男子英勇豪迈、气概雄壮。
徐州(xú zhōu)的意思:徐州之鹿是指徐州的鹿,比喻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或特权地位而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衣锦(yì jǐ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财富丰富,生活富裕。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游戏(yóu xì)的意思:指娱乐、嬉戏、玩耍等活动。
有汉(yǒu hàn)的意思:有才干、有本领
走兔(zǒu tù)的意思:指人行动迅速灵活,像兔子一样跑得快。
不相下(bù xiāng xià)的意思:不相下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某一方面相互不相上下,平分秋色,无法分出高低。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苏洵)所作,名为《送王吏部知徐州》。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吏部前往徐州任职的祝福与期望。
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首先提到徐州之南邻近三齐地区,而王吏部并非三齐人。这可能是指王吏部将要去往的新环境与其出身背景的不同。接下来的“辞嚣乞静得此守”表明王吏部因某种原因而获得了徐州的职守,"走兔入薮鱼投津"则描绘了一种迅速、自然而又平和的状态,象征着王吏部将以一种顺畅无阻的态度开始新生活。
“徐州绝胜不须问”表达了对徐州美好环境的肯定,而“请问项籍何去秦”则是对历史上的名人项羽(项籍)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进行询问,暗喻王吏部在新的岗位上也应有所作为。"江山雄豪不相下,衣锦游戏欲及晨"则形容了徐州的自然风光,以及希望王吏部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其豪迈气概,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和事业目标。
“霸王事业今已矣”可能是指项羽(霸王)的历史功绩已经成为了过去,而“但有太守朱两轮”则提及了当时徐州的太守朱某人,其可能在任期间表现出色的政绩或形象。"还乡据势与古并,岂有汉戟窥城闉"表达了对王吏部能够像古代名将一样,凭借其才华和地理优势,为徐州带来安宁的希望。
最后,“论安较利乃公胜”是说在讨论如何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安宁与利益时,王吏部应当以公正无私为原则,而“行矣正及汴水匀”则可能是在强调其治理方针应直截了当,并能够涉及到包括汴水在内的徐州各方面。
整首诗中,苏轼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引用,以及对王吏部个人品质与未来期望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祇召出江国,路傍旌古坟。
伯桃葬角哀,墓近荆将军。
神道不相得,称兵解其纷。
幽明信难知,胜负理莫分。
长呼遂刎颈,此节古未闻。
两贤结情爱,骨肉何足云。
感子初并粮,我心正氛氲。
迟回驻征骑,不觉空林醺。
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
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
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
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