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
鸑鷟一峰耸,相参如有期。
昔人卓庵地,惜不谭伫尼。
飞雪涌千石,宁为寒暑移。
触热褦襶子,岂知世有斯。
半载(bàn zǎi)的意思:半年的时间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触热(chù rè)的意思:触动热情,激发热烈的反应或情感。
峻壁(jùn bì)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壁立如墙。
陆离(lù lí)的意思:形容颜色、光彩变化多样。
庐阜(lú fù)的意思:指住宅或居所。也用来形容居住的地方。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贫窭(pín jù)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生活贫乏。
千石(qiān dàn)的意思:千石指的是一种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一千石粮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物品的数量非常多。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四三(sì sān)的意思:指数字43,也用来形容形状或大小不一致的东西。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文石(wén shí)的意思:指书籍和文献,也可指碑文和铭文。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相参(xiāng cān)的意思: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异日(yì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将来的时候。
正值(zhèng zhí)的意思:指正好、恰好、刚好的意思。
珠玉(zhū yù)的意思:指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这首宋诗《三月游延平溪源》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描绘了诗人游览溪源的所见所感。首句“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表达了诗人对溪源之地的向往和探访之不易,透露出一种期待和珍视之情。接下来,“鸑鷟一峰耸,相参如有期”以山峰比喻高洁的人格,暗示诗人与山水之间的契合。
“昔人卓庵地,惜不谭伫尼”暗含对前人在此修身养性之地的遗憾,未能亲身体验。诗人与五位士友同游,“正值暮春时”,季节的美丽增添了游历的乐趣。他们欣赏到“脩梁四三所,尽得庐阜奇”,庐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尤其是“清波映文石,珠玉光陆离”的景象,如诗如画。
诗人感慨“贪者反不顾,留为贫窭资”,批评那些贪婪之人未能领略自然之美,而这些美景将永远为贫困者提供精神滋养。最后,“飞雪涌千石,宁为寒暑移”表达出溪源景色的坚韧与恒久,不受外界变迁影响。诗人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峻壁之上,期待日后回忆此行能带来满足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