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此坐,子则不敢坐。
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
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
步履(bù lǚ)的意思:行走困难,前进艰辛。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常正(cháng zhèng)的意思:常常正确或一贯正直
诚实(chéng shí)的意思:诚实指一个人言行真实可信,不说谎、不欺骗、不偷盗的品质。
当然(dāng rán)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必然性或明显性,没有任何疑问。
弟妹(dì mèi)的意思:弟妹是指年纪较小的弟弟和妹妹,也可以泛指晚辈或年纪较小的人。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恭敬(gōng jìng)的意思:对人或事物表示尊敬和礼貌
拱手(gǒng shǒu)的意思:拱手是指双手向外伸展,表示恭敬、敬礼或让出。在成语中,拱手常常表示对他人的尊敬、佩服或让与对方。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立正(lì zhèng)的意思:指站立时保持身体挺直,姿势端正。也比喻言行举止规范、端庄。
敛衣(liǎn yī)的意思:指收拢衣服,表示行为谨慎、节俭。
莫邪(mò yé)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情感不可捉摸,难以琢磨。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洒扫(sǎ sǎo)的意思:指打扫、清理。
生子(shēng zǐ)的意思:指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疏迟(shū chí)的意思:指行动迟缓,做事拖延。
四体(sì tǐ)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懒散,不勤奋努力。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天大(tiān dà)的意思:非常重大,极其重要。
头容(tóu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容貌。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依前(yī qián)的意思:按照以前的方式或顺序进行。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语话(yǔ huà)的意思:指言辞流利,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明白。
约束(yuē shù)的意思:无法采取行动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则不(zé bù)的意思: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或事实存在,则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
正直(zhèng z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思想纯正,言行举止诚实正直,没有私心私欲。
正方(zhèng fā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正派。形容人品高尚,言行端正。
尊长(zūn zhǎng)的意思:尊敬长辈或上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的《蒙训》,是一首教育儿童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全诗通过对父母、兄长以及个人行为的描述,阐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的孝顺和礼仪。
诗中的“身是父母个”一句,表达了子女身体受之于父母的观念,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如何却言我,言我大不可"则是在告诫孩子要有自知之明,不应过分夸耀自己。
"男儿立父旁,女儿立母旁"等句,则是具体描绘了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礼节。男孩女孩分别站在父亲和母亲身边,展现了古代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以及对长辈的尊敬之情。
"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等动作,更是体现了一种勤劳和服务他人的美德。这些行为都是在教导孩子要学会照顾家人,展现出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最后,“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欲我为君子,所以约束我”表达了古代父母教育子女时严厨有方的原因,是为了孩子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也反映出儒家文化中“爱之深则责之切”的观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古代社会对于个人行为和家庭关系的期望,以及儒家思想对于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