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骖疲欲休,征意元未足。
结庐东城东,疏畦界明玉。
属媪但酌酒,与媪创高躅。
宗武但收诗,清名销五福。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高躅(gāo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挺拔,步履轻盈自信。
贯渠(guàn qú)的意思:通水流,贯通水道。
寒菊(hán jú)的意思:
菊花。因开于深秋,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长沙宣武王碑铭》:“春藤络户,寒菊临池。” 唐 韦应物 《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诗:“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黄犊(huáng dú)的意思:指年轻人。
机轴(jī zhóu)的意思:指事物的关键、核心部分,也可指事物的中心人物或中心思想。
桔槔(jié gāo)的意思:指在争斗中力量相当,难以分出胜负的局面。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卤部(lǔ bù)的意思:指官僚、官吏、官场。
乱心(luàn xīn)的意思:心思不安,思绪混乱
鸣蛙(míng wā)的意思: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秋飙(qiū biāo)的意思:秋天的狂风。形容秋天风势猛烈。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识字(shí zì)的意思:
◎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太乐(tài lè)的意思:非常快乐,极其愉悦
晚食(wǎn shí)的意思:指晚饭,即晚上吃的最后一顿饭。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五福(wǔ fú)的意思:五福指的是富贵、尊荣、寿命、康宁和好德,是传统文化中人们追求的五种幸福。
无愁(wú chóu)的意思: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心曲(xīn qǔ)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感受、情感或意愿。
一局(yī jú)的意思:一局指的是棋局或比赛的一局,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或阶段。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自当(zì dāng)的意思:应该,理应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开篇"秋飙弄寒菊,老木疏空谷"便展现了一个萧瑟的秋日山谷景象,秋风轻拂着尚未凋零的菊花,而古老的树木间疏落成行,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情形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心境。
"尪骖疲欲休,征意元未足"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因年迈体力不佳而感到疲惫,但对于远行探幽的兴致却仍然难以餍足。接着"山行循桔槔,涧走数机轴"继续描述了诗人在山中漫游的情景,其中“桔槔”是一种古代用于登山的工具,而“机轴”则是指山涧中的小溪流水之声。这些细节描写显示出诗人的生活环境和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
"百年一局棋,歘尔分半局"则是一种对生命短暂、人生如梦的感慨。诗中提到“百年”意味着时间的长短,而“一局棋”则是指人生的过程不过是一场游戏,这场游戏即使进行了很久,也只是一个个别的瞬间。"歘尔分半局"则更深化了这种感慨,似乎在说,即便是这短暂的人生旅程,我们也常常在途中停顿,不敢轻易前进。
接下来的"当时不识字,双鬓今定绿"是一种对过去无知和现今超然的自嘲。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无知,现在却已经头发斑白,但心态卻更加平和。
"作客宁在家, 无愁乱心曲"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他虽然身处异乡(作客),但内心却感到一种家的安稳与无忧无虑,这种情感如同清泉流过心田,洗涤掉所有杂念。
"结庐东城东,疏畦界明玉"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环境,他在东城之东建造了一间简陋的茅庐(结庐),而周围则是疏落的田地和清澈如玉的溪流。
"鸣蛙等卤部,晚食自当肉"则是一种对生活简单满足的表达。诗人并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在傍晚时分享用自己的晚餐,其中“鸣蛙”是指蛙声,而“卤部”则可能是烹饪的声响,显示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岂须太乐丞,清圣贯渠竹"中,“岂须太乐丞”是一种问话,意味着诗人对于名利和世俗的荣华并不感到兴奋,他更追求的是“清圣贯渠竹”的一种精神境界,即通过品格高尚、心灵纯净来实现内心的平和。
"属媪但酌酒,与媪创高躅"则是诗人与山中妻子(属媪)共同享受简单生活的情景。他们一起品尝着自酿的美酒,共度良宵,同时也在山间建造了一处高耸的居所。
最后"宗武但收诗,清名销五福"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和他对名誉的淡然。他的名字(宗武)虽然与军事有关,但他更专注于收集诗歌,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文艺情怀。而“清名销五福”则是说,尽管诗人拥有清净的名声,但这并不能换取世间所谓的五种福气(寿、富、安康、好德、满足所欲),显示了他对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精神追求。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既自足又宁静的山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