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道(bàn dào)的意思:指未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就中途放弃或停止。
不次(bù cì)的意思:不断地,屡次,多次
朝晚(cháo wǎn)的意思:朝晚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早晨和晚上,也可以用来表示日子的长短。
持平(chí píng)的意思:指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或立场。
恩惠(ēn huì)的意思:恩惠广泛,无边无际。
烦剧(fán jù)的意思:指令人烦恼、困扰的事情或情节。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归朝(guī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返回朝廷,恢复政务。
宏才(hó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能和广大胸怀的人。
豁如(huō rú)的意思:豁然如悟,形容明白事理或领悟到道理。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老成(lǎo chéng)的意思:指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思想成熟,处理事情老练稳重。
辇毂(niǎn gǔ)的意思:指皇帝的车轮,比喻皇帝的权力和尊严。
平意(píng yì)的意思:平息争执、消除误会
三辅(sān f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行政区域,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区域。也指古代官府的三个辅助机构,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机构。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刑书(xíng shū)的意思:刑书指的是古代官府用来记录犯罪事实和判决的文书。引申为法律的威严和严肃。
簪裾(zān jū)的意思:形容举止端庄、仪态庄重。
中台(zhōng tái)的意思:指在两个对立的事物或观点之间起中间调和作用的人或事物。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送梓宪巩彦辅中散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即将离任的官员巩彦辅的赞美与不舍之情。
首句“宏才高望出簪裾”,赞扬巩彦辅拥有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名声,不仅体现在官场的地位上,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这里的“簪裾”指的是贵族的服饰,暗示巩彦辅出身不凡,但他的才华和品德却超越了这些外在的标志。
接着,“尤向持平意豁如”表达了巩彦辅在处理公正问题时的坚定和豁达态度,显示出他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的决心和勇气。
“辇毂声名三辅最,西南恩惠十年馀”两句,通过对比巩彦辅在京城(辇毂,指帝都)的声望与他在西南地区施政期间的恩泽,强调了他的影响力和治理能力。三辅,古代指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这里泛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西南恩惠,指他在西南地区的善政和德行。
“诸公每恨归朝晚,美职行闻半道除”则从侧面反映了巩彦辅深受同僚和百姓的喜爱与敬重。诸公,指众多的官员;美职,指好的职位;半道除,意为中途被调任或离职,这里表达了对巩彦辅即将离开的惋惜之情。
最后,“今日老成应不次,中台烦剧在刑书”预祝巩彦辅在未来的职位上能够继续发挥其才能,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案件方面,展现出其深厚的法律功底和卓越的行政能力。老成,指经验丰富、成熟稳重的人;中台,古代官署名,此处泛指重要职位;烦剧,在此指繁杂而重要的工作;刑书,古代指法律文书,这里特指处理法律事务。
整首诗通过对巩彦辅个人品质、政绩以及未来前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高度的赞誉和深切的祝福,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贤能之士的推崇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