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泛湖杂诗·其十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时(bàn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一半,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中间阶段。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孤花(gū huā)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人或物,形容处境孤单。
怪来(guài lái)的意思: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事情
句无(jù wú)的意思:指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没有话可说。
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沙头(shā tóu)的意思:沙地的起伏。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泛舟湖上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舟去舟还秋半时”以动态的舟行勾勒出季节的更迭,暗示着时间的流转。接着,“孤花细草雨霏霏”一句,通过“孤花”与“细草”的对比,以及“雨霏霏”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孤独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在雨中静静绽放的花朵,与周围细草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怪来诗句无清思,不见沙头双鹤飞。”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意境。诗人似乎在感慨自己的思绪为何变得不那么清澈,原来是因为没有见到那对在沙滩上自由飞翔的双鹤。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吉祥的象征,此处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