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斗移柄,曙分河隐流。
《晓登甘露寺楼》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晓 登 甘 露 寺 楼 宋 /释 善 珍 秦 吴 相 接 处 ,远 客 独 来 游 。秋 尽 斗 移 柄 ,曙 分 河 隐 流 。马 嘶 残 月 垒 ,雁 入 向 阳 州 。北 望 长 江 在 ,悠 悠 波 浪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浪愁(làng chóu)的意思:形容因长期漂泊在外而产生的忧愁、思乡之情。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相接(xiāng jiē)的意思:相连,接触
向阳(xiàng yáng)的意思:指向着阳光的一面,比喻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精神状态。
阳州(yáng zhōu)的意思:指纯洁无暇的品质或高尚的品德。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月垒(yuè lěi)的意思:指月亮像堆积起来的垒,形容月光明亮而美丽。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所作的《晓登甘露寺楼》,描绘了清晨时分登高远眺的景象。诗人身处秦吴交界之地,独自游览,感受到季节更迭,秋天将尽,北斗星柄已偏移。曙光初现,银河渐隐,增添了寂寥之意。马鸣声回荡在残月照耀的古战场遗址,大雁南飞,朝着阳光明媚的地方而去。诗人北望长江,江水浩渺,波涛汹涌,引发了深深的思愁。
整首诗以空间转换和自然景象为线索,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孤独游历中对家乡和未来的深深挂念,以及面对壮丽景色时的淡淡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