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舟兮河水浊且深。我同舟兮誓与尔同沈。
母有命兮谏不我听。示旌以盗兮我先以旌。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前旌操》,它以沉痛而决绝的笔调表达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忠诚与无奈。首句“乘舟兮河水浊且深”,描绘出一种艰难险恶的环境,暗示了主人公所处的危机四伏的境地。接着,“我同舟兮誓与尔同沈”表达了主人公与同伴共进退的决心,即使面临生死存亡。
然而,诗中转折点在于“母有命兮谏不我听”,反映出家庭或权威的压力,使得主人公的抉择变得复杂。他选择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即“示旌以盗兮我先以旌”,这表明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坚守原则。最后两句“卫有国兮国在兄。杀兄及我兮我不如无生”,揭示了主人公为了国家或理想,甚至不惜牺牲亲情,表达出极端的忠诚和自我牺牲精神。
整体来看,《前旌操》是一首情感深沉、立场坚定的诗篇,体现了杨维桢在乱世中对忠诚与道义的坚守。
畸人抱孤兴,乞菊盈筐簏。
始苗方暮春,徂暑困恒燠。
灌花冲炎敲,累月忘栉沐。
汲尽阴井泉,茁此数丛绿。
佳辰负重九,买棹浮沪□。
空斋锁秋阴,篱卉笑行役。
可为松江鲈,淹留改旅服。
一枝寄归舟,寂寂幽窗曲。
但恨乏胜情,何地无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