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别向兹山会,两月春无此日晴。
石古谁参圆泽偈,井湮犹带葛洪名。
分携(fēn xié)的意思:分离、分开
葛洪(gě hóng)的意思:指人聪明智慧,有才华。
洪名(hóng míng)的意思:指声誉广泛,名声显赫。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惊飘(jīng p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惊慌失措,害怕得心神不宁。
酒酣(jiǔ hān)的意思:形容喝酒后醉得很痛快。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山会(shān huì)的意思:指山林中的会面,也用来形容难得的重逢或稀罕事物的相遇。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偃盖(yǎn gài)的意思:指人在行动或言语中低声下气,卑躬屈膝,没有骨气,失去尊严的样子。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阎文振方伯王景端都阃诸公邀饯灵隐寺(其三)》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明时节游历灵隐寺的情景。首句“偃盖松间载酒行”,写他们在松荫下携酒而行,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才惊飘泊过清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清明节后生活的漂泊不定。
“五年别向兹山会,两月春无此日晴”回忆起过去五年间的分别,强调这次聚会的难得,春天里连续两个月的好天气更增添了相聚的喜悦。诗人通过“石古谁参圆泽偈,井湮犹带葛洪名”这两句,借古迹寄托对先贤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灵隐寺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
最后两句“酒酣又是分携处,情比江潮晚未平”,在酒意微醺中,离别的愁绪如同江潮般涌上心头,久久不能平静。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
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
归告我家卖黄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