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鳞(bì lín)的意思:形容鱼的鳞片呈现出美丽的碧绿色,比喻人或事物的外貌美丽或形象出众。
汾阳(fén yáng)的意思:指言辞谦虚,不自夸耀。
隔夜(gé yè)的意思:指事物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变化或变质。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横丝(héng sī)的意思:横丝指的是纵横交错的丝线,比喻事物之间相互纠缠、交织在一起。
轻烟(qīng yān)的意思:指烟雾轻盈、缭绕的样子,也形容事物轻飘飘的样子。
山泉(shān quán)的意思:形容山中清澈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邪的心灵。
深浅(shēn qi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程度的深浅。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晓夕(xiǎo xī)的意思:晓代表早晨,夕代表傍晚,晓夕表示一天的时光,即意味着一天的时间。
燕舞(yàn wǔ)的意思:形容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的美景。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影接(yǐng jiē)的意思:指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重轻(zhòng qīng)的意思:指对待事物或问题的认真程度,以及对待人情的态度。表示对事物或问题重视与不重视的程度。
- 注释
- 一朝:一夜之间。
春夏改:春夏季节更替。
隔夜:隔天。
鸟花迁:鸟语花香变化。
阴阳:光线明暗,比喻叶片受光不同。
深浅叶:叶子颜色深浅不一。
晓夕:早晚。
重轻烟:早晨和傍晚烟雾密度不同。
哢莺:黄莺啼叫。
横丝:横挂的蛛丝。
网天:遍布天空,形容蛛丝密集。
佩高:高挂的玉佩。
兰影接:与兰草的影子相接。
绶细:细长的绶带。
草纹连:图案如同草的纹理相连。
碧鳞:鱼的代称,这里指水中的鱼。
惊棹侧:在船桨旁惊起。
玄燕:黑色或深色的燕子。
舞檐前:在屋檐前飞舞。
何必:为什么一定。
汾阳处:指代名胜美景,这里特指汾阳的优美环境。
始复:才又。
山泉:山水清泉,象征自然美景。
- 翻译
- 一夜之间春夏更替,隔天鸟语花香已变样。
叶片深浅映阴阳,晨昏之间烟雾轻重相宜。
黄莺鸣声仍回响在殿堂,蛛丝横织正密布于天空。
高挂的玉佩与兰影交映,细绶带如草纹相连绵延。
船桨旁鱼儿惊起碧波涟漪,屋檐前燕子翩翩起舞,身姿幽玄。
何须羡慕汾阳的景致,此处亦有山泉复现幽雅之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的生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季节的赞美之情。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两句开篇便揭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更新,不仅春去夏来,而且连夜间的鸟鸣声都伴随着花的开放而有所变化。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这两句诗通过对光线与树叶、晨昏与烟雾的描写,捕捉到了初夏特有的柔和气氛,既有深浅不一的光影,也有早晚交替的淡淡云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这里的“哢莺”指的是鸟鸣声,“犹响”则形容声音的回荡不绝,而“横丝正网天”则是对蜘蛛网的生动写照,这两句诗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与生机。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这两句描写的是兰花和细草的情景,“佩高”暗示兰花的高雅,而“绶细草纹连”则展现了细草间错综复杂的纹理。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这里诗人以“碧鳞”形容鱼儿在水中的活泼姿态,“惊棹侧”则是对其迅速穿梭于水草之间的写照;而“玄燕舞檐前”则是描绘燕子的优雅飞舞,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即便不在著名的风景区,也能找到美丽的山水。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象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时节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活力和自然界之美的赞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