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西 林 寺 宋 /程 公 许 觌 面 江 干 千 尺 像 ,一 州 胜 处 说 西 林 。雪 涛 欲 验 青 衣 涨 ,步 转 云 堂 向 后 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觌面(dí miàn)的意思:指面对面见面,形容两人近距离接触。
江干(jiāng gān)的意思:江河的岸边,指江河边的地方。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青衣(qīng yī)的意思:指官员的服装,也用来比喻官员身份。
胜处(shèng chù)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种条件下获得胜利或优势的位置或状态。
西林(xī lí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最高权威、最高水平的人或事物。
向后(xiàng hòu)的意思:指向着相反的方向,表示往相反的方向行动。
雪涛(xuě tāo)的意思:形容雪花飞舞,像波涛汹涌的景象。
云堂(yún táng)的意思:指云彩般的美丽殿堂,形容建筑物的壮丽和美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公许在西林寺所见的壮观景象。"觌面江干千尺像"一句,形象生动地写出江边山势的雄伟,似乎有一千尺之高,直逼眼前,显示出大自然的壮丽气势。"一州胜处说西林"则点明西林寺是该州最为人称道的美景之地。
"雪涛欲验青衣涨"进一步描绘了可能的场景,可能是江水在冬季或雨后上涨,形成如雪的浪花,诗人期待着亲眼目睹这一幕。"步转云堂向后寻"表达了诗人的好奇与探索之心,他决定绕过寺前的云堂,向后走去,寻找更深处的风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林寺周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未知探索的兴致,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特点。
- 翻译
- 面对江边的千尺雕像,全城最美的地方要数西林。
想见识汹涌的雪涛,我沿着云堂往后走去寻找。
- 注释
- 觌面:面对面。
江干:江边。
千尺像:千尺高的雕像。
一州:全州。
胜处:最美的地方。
说:提及。
西林:西林(可能是地名)。
雪涛:雪白的波涛。
青衣涨:形容水势上涨。
步转:转身行走。
云堂:云雾缭绕的殿堂。
向后寻:向后走去寻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雪堂呈子瞻
策杖南来寄雪堂,眼看花絮老风光。
主人今是天涯客,明日孤帆下渺茫。
秋日西园·其一
日月更代显,光华难并留。
昔人尚行乐,俯仰无暂休。
平居得君子,出处常相求。
良辰援余臂,共作西园游。
极目瞰平野,缅然见苍洲。
千林澹霁色,万韵生凉秋。
露华漙菊英,蔼蔼香可揉。
参差间畦垄,芋栗森相俦。
绿蔓无芳姿,碧花茂牵牛。
低回瞩篱落,树影环清流。
赏物志已谐,何用登蓬丘。
忆敬亭山作
忽忆敬亭山,翠碧千万寻。
白云拂地弄晴影,黄猿啸晚清人心。
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
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
晋时谢守曾赛雨,至今石上镌遗吟。
五言雅重参二典,琅琅一诵铿璆琳。
绿潭无底白玉沈,千载何人知此音。
李白骑鲸出沧海,回鞭曾宿岧峣岑。
却泛虚舟弄溪月,紫霞之杯倾不歇。
醉来更约崔宗之,秋水玄谈清兴发。
数公逸驾何当还,怅望英风不可攀。
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
朝汉台寄呈蒋帅待制
鹿入望夷秦欲灭,真剑先流白蛇血。
尉佗椎髻尔何为,漫占海隅蛟蜃穴。
祝融之符天下归,岂假陆生三寸舌。
千金装橐未为多,更上高台拜尧阙。
至今人说朝汉台,不知此地藏蒿莱。
使君好事一登赏,譬若古镜初磨开。
香炉烟生石门晓,三山翠拥浮丘来。
风松自作笙箫响,暮霞却捲旌旗回。
长空无碍鸟无迹,人事宁须问今昔。
琼浆且泛琉璃船,满眼夕阳留不得。
登台何似登金门,烂吐文章侍君侧。
愿公归作老姚崇,莫学江东穷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