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驾 湖 宋 /杨 备 湖 面 波 光 鉴 影 开 ,绿 荷 红 芰 绕 楼 台 。可 怜 风 物 还 依 旧 ,曾 见 吴 王 六 马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六马(liù mǎ)的意思:指六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吴王(wú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私利而背叛他人、出卖朋友。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 注释
- 湖面:水面。
波光:水面上的反光。
鉴影:倒影。
开:展开,显现。
绿荷:绿色的荷叶。
红芰:红色的菱角。
绕:环绕。
楼台:楼阁。
可怜:可爱,令人怜惜。
风物:风景。
还:仍然。
依旧:保持原样。
曾:曾经。
见:看见。
吴王:古代中国吴国的君主。
六马:六匹马拉的车,象征王者威仪。
- 翻译
- 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楼台的影子。
绿色的荷叶和红色的菱角环绕在楼阁四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湖光如画的景象。开篇“湖面波光鉴影开”,形象地表达了湖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可见。紧接着,“绿荷红芰绕楼台”则展现了湖边荷花与红色的芰(一种水生植物)的美丽,形成一幅生动的夏日风景画。
诗人随后转向历史怀念,“可怜风物还依旧”,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最后两句“曾见吴王六马来”则是历史的回响,吴王六马驭车出游的壮丽场面,以此凸显诗人对于过去荣华的缅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历史的巧妙穿插,营造了一种既有美感享受,又带有历史深度的艺术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其五
无处容疏放。问迢迢、玉楼十二,几人相望。
水样才名花样命,那更情深难量。
论才子理应惆怅。
字字风花和泪染,料心头、早有春来葬。
非仅为,诉飘荡。别君数日衙城上。
不堤防歌离吊梦,与君同况。
禅榻光阴休问我,总是维摩旧恙。
谁耐听卖花深巷。
径拟海天高唱去,抱青琴、闯入鲛宫帐。
掷此卷,定奇响。
齐天乐
神山一堕罡风劫,三生坠欢空记。
黛恨难传,红情渐减,闲却笔尖眉意。伤春况味。
又歌扇飘零,舞衣憔悴。
惯听琵琶,青衫禁得几回泪。
琐窗旧时啼乌,甚悤悤催换,镜里尘世。
今夜西楼,半钩凉月,慵照彩鸾孤戏。愁妆印水。
料翠被香残,紫箫声脆。梦到银屏,灵狸花底睡。
洞仙歌.七夕后二日携玉可泛舟葑门荷荡观白莲,遇雨,用东坡韵连句纪游二首·其一
功名马汗,与文章牛汗。赢得新霜鬓边满。
问何如、一舸鸥国招凉,花世界、不管人间理乱。
碧云香似海,沈醉吴王,鸳梦何知有秦汉。
销夏古湾头,花落花开,千秋事、水流难转。
喜坐对如花素心人,把绿意红情,霎时都换。
定风波.秋缆
怅垂杨、不系春船,丝丝枉织怨碧。
蠹树心空,鸿沙爪静,留住烟篷客。旧移椿,已难识。
云影潮痕换今昔。愁寂。被渔火照见,秋来陈迹。
梦惊晚汐。看银鸥、睡处波才尺。
唤绿蓑冲晓,忍寒乍解,一手霜华白。
记追凉,藕花国。神女祠前正堕月。还忆。
钓舟酣卧,任他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