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龙(cāng l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的龙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东阙(dōng què)的意思:指朝廷的门阀或高层官员。
回风(huí fēng)的意思: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林梢(lín shāo)的意思:指树木的顶端或高处。
龙东(ló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的龙,比喻东方的伟大和崇高。
捧日(pěng rì)的意思:形容极度谄媚阿谀,追求权贵的行为。
青帝(qīng dì)的意思:指年轻的君主或者年轻而有才能的人。
习习(xí xí)的意思:形容风或气息轻柔、微风吹拂的样子。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 翻译
- 苍龙东阙上的春旗开始转动,最先在綷羽林梢上显现出来。
春天的风从青帝那里归来,吹拂得轻柔而持续,人们迎接太阳的脚步也显得缓慢而庄重。
- 注释
- 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神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东阙:宫殿的东门,这里指代皇宫。
春旂:春季的旗帜,代表季节转换。
綷羽林:装饰有彩色羽毛的树林,可能指代皇家园林。
青帝:古代传说中司春之神。
回风:春风。
习习:形容风轻轻吹过。
黄人:古人以黄色代表皇帝,这里指代皇室成员。
捧日:迎接太阳升起。
迟迟:缓慢,形容动作庄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气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苍龙东阙转春旂”一句,通过苍龙(可能指长城或宫殿的守护者)的形象,传达出春日里朝阳初照之时,万物复苏的景色。“转春旂”则是对春天到来的宣告。
“綷羽林梢最早知”一句,通过鸟儿在树梢间欢唱的情景,表明它们是最先感受到春意的生物。这里的“綷羽”形容鸟儿栖息于枝头,“最早知”则强调了春天到来的消息首先被鸟类所领会。
接下来的两句:“青帝回风还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通过神话中的人物和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春季温暖气息的逐渐展开。这里的“青帝”指的是天空或春天之神,而“回风”则是春风的到来。“黄人捧日故迟迟”中的“黄人”通常被认为是古代对太阳或火神的称呼,整句话表达了太阳光芒逐渐加强,但又不急躁,温暖而舒缓地照耀着大地。
整个诗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想象,不仅描绘出了春天的美好,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季节轮回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其二
惮暑废百嗜,飘然念遐征。
顾欲控溟渤,与世湔烦蒸。
并舍松桂合,翠光浮栋楹。
时时厉清响,管磬琵琶筝。
敷床荫其下,蕲竹莹寒冰。
自足当两部,妙处讵难名。
候汤瀹葵月,欲赴松风鸣。
诗成定清切,已作寒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