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金山(jīn shān)的意思:指富有的矿山,也用来比喻财富或宝贵的事物。
君亲(jūn qīn)的意思:指君主和亲属之间的关系,表示亲近而尊贵的关系。
磐石(pán shí)的意思:指稳固如磐石的支撑力量,比喻坚定不移的支持或依靠。
三度(sān dù)的意思: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发生三次。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图报(tú bào)的意思:形容事情经过详细考察、细致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或报告。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的《过金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报答君王和双亲养育之恩的深深自责与愧疚之情。
首句“八年三度金山过”,描述了诗人八年来三次经过金山的情景,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频繁,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次句“图报君亲总未能”,直接抒发了诗人未能报答君王和双亲的遗憾与愧疚。这里的“图”字,表达了诗人努力与尝试之意,“总未能”则强调了结果的不尽如人意,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后两句“磐石隐江清见底,濯缨无路愧山僧”,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磐石”象征稳固不变的真理或道德准则,以“江水”象征社会现实或人生的波折。诗人通过“清见底”的江水,表达了对清澈、纯净品质的向往。同时,以“濯缨”(洗帽带)的动作,表达了自己想要净化心灵、追求高尚品德的愿望。然而,“无路”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实现这一愿望的困难与挫折感,尤其是面对“愧山僧”的情境,更增加了其内心的沉重与矛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道德完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
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
胡尘动地起,千里闻战鼓。
死人成为阜,流血涂草莽。
策马何纷纷,捐躯抗豺虎。
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
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区宇。
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
三微复正统,五玉归文祖。
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
升高望京邑,佳气连海浦。
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
虎臣囗激昂,囗囗囗禦侮。
腐儒著缝掖,何处议邹鲁。
西上轘辕山,丘陵横今古。
和气蒸万物,腊月春霭吐。
得为太平人,穷达不足数。
他日遇封禅,著书继三五。
同赋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