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暇崇情托,清秋丽瞩开。
黍华弥绣甸,桂粟吐瑶台。
此诗描绘了玉泉之巅,乘凉之际登高远眺的情景。诗人以“几暇崇情托”表达在闲暇之时,情感得以寄托,心绪得以舒展。接着,“清秋丽瞩开”一句,点明了秋天的清爽与景色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黍华弥绣甸,桂粟吐瑶台”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黄花遍地的景象比作锦绣大地,而桂花的香气则如同从瑶台中溢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丰收与芳香。最后,“古北凭窗近,行将猎骑催”则描绘了靠近古北边塞的场景,暗示着即将有狩猎活动的开始,增添了诗作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季节变换、边塞生活的元素,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幽奇妙笔。传神处,横斜一片难折。
水边竹外,无言独自,盈盈清绝。
墨香染颊,任羌笛飞声自咽。
但凄然、冰魂一缕,掩映夜深月。
索笑人何处,弄芯吹香,欢情销歇。
罗浮梦断,思恹恹、怨怀谁说。
洗尽残妆,入横幅、馀姿更洁。
有凌波、缥缈冷淡,不可接。
红袖香风,琼筵佳气,都异麝尘兰炷。
吹馥欺花,偏要氤氲如许。
喷罗绮、珍重堪嗤,惹蝶蜂、痴迷无数。
甚扬州、十里繁华,美人认作金茎露。
铜仙愁绪万缕,羞见琉璃满贮,泪零如雨。
臭味差池,总觉恼人无语。
记当时、滴粉搓酥,从此便、不须相妒。
叹而今、柏上囊空,误求仙汉武。
先生常为松写真,龙性不在髯与鳞。
此卷疏疏类稿本,要师造化非画人。
后生私淑苦力薄,过眼摹儗瞠绝尘。
慈仁习闻但双树,谁识偃盖前交陈?
应天郊坛更奇绝,忍与凡木同蒸薪?
六松托画并千古,磥砢蜕尽存其神。
垂三百载世始见,不然沦寂瘴海滨。
时流弗贵子勿炫,识宝豪夺防东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