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寒(chū hán)的意思:初寒指的是寒冷的初冬时期。
肌骨(jī gǔ)的意思:形容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结合,比喻关系密切、紧密结合的情感或关系。
锦囊(jǐn náng)的意思:锦囊是指一个装有各种物品或信息的袋子,比喻储藏着宝贵的东西或有用的计策。
连娟(liá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连贯如一。
能书(néng shū)的意思:指能够书写,有写作才能。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一段(yī duà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一段经历或一段故事。
竹色(zhú sè)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也用来形容竹子的形态和品质。
- 翻译
- 山光在初秋的寒气中显得格外突兀,
竹林的颜色在细雨过后显得更加柔美。
- 注释
- 山光:山上的光线。
突兀:突然出现或突出的样子。
初寒:初秋的微寒。
竹色:竹子的颜色。
连娟:连续而美好的样子,形容竹色如丝带般连绵。
细雨:小雨。
馀:剩余,这里指雨后。
一段:一种感觉或景象。
清奇:清新而奇特。
彻肌骨:穿透肌肤,深入骨髓,形容印象深刻。
锦囊:珍贵的袋子,常用来比喻文思或佳句。
碎句:零散的句子。
懒能书:懒得去写下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光初寒与细雨中的竹林景象。开篇“山光突兀初寒外,竹色连娟细雨馀”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远处山峦在初冬之际的冷峻与近前竹丛在细雨中摇曳的景致。其中,“突兀”一词形容山光的陡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连娟”则描绘了竹子在细雨中的柔美姿态。
接下来的“一段清奇彻肌骨,锦囊碎句懒能书”两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景物所激发的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一段清奇”指的是那份从自然界中获得的清新脱俗之感,这种感觉“彻肌骨”,意味着深入到了内心,成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而“锦囊碎句懒能书”则是诗人在面对这份美好情绪时,感到语言的贫乏和创作的无力。这里的“锦囊”,通常用于收纳珍贵之物,在此暗喻诗人的心中珍藏着难以倾泻的丰富感受;而“懒能书”则表明了诗人面对这份美景时,虽有万千句子在心头盘旋,却又感到力不能及,只能是浅尝辄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高远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昔游诗 其三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
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狰狞。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湖上寓居杂咏 其二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永遇乐 次韵辛克清先生
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
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时难计。
柳老悲桓,松高对阮。
未办为邻地。
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
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湖上寓居杂咏
秋云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疑不流。
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