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火西流尽,生蟾秋始看。
影才一弯细,意早十分寒。
几处惊鸣杵,何人倦枕鞍。
这首诗描绘了初月升起时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情感。
"伏火西流尽,生蟾秋始看。" 开篇以“伏火”象征夏日的结束,而“生蟾”则预示着秋天的开始。月亮如同新生的蟾蜍,缓缓升起,标志着季节的更替,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慨。
"影才一弯细,意早十分寒。" 初月的轮廓还很细长,但已经能感受到它的寒冷之意。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亮的形态与情感相联系,暗示着初月虽美,却也带来了秋日的凉意,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和对时光易逝的忧伤。
"几处惊鸣杵,何人倦枕鞍。" 这两句描绘了初月下的生活场景。远处传来捣衣声,人们在忙碌地准备冬衣;有人或许已疲倦,枕着马鞍入眠。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秋夜之中,感受到了人间的辛劳与宁静。
"渠魁犹待馘,绝域可云安。" 最后两句则转向更深的哲学思考。"渠魁"指的是敌方首领,"馘"是割下敌人的首级,意味着战斗还未结束。"绝域"则指遥远之地,"云安"则是说那里可能暂时安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既看到了战事未了的严峻,也寄托了对远方和平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初月之美以及它所蕴含的季节变换、生活百态和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楚天春晚,尽替了,残红点成层碧。
蝴蝶蜂儿娇未足,舞破游丝千尺。
一夜风高,满天清露,冷浸琼楼彻。
遮鸾绕凤,使君不是凡骨。
游荡偶尔人间,铃斋谈笑,好作龚黄匹。
火急功成天上去,却问蓬莱消息。
酒泻鹅儿,十分金盏,染就眉间色。
满城争看,一封鹗荐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