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囚(chǔ qiú)的意思:指被关押在楚国监狱中的囚犯,形容人身处困境无法自拔。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鼾睡(hān shuì)的意思:指呼吸声大而深,睡得很沉。形容睡得非常熟。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矶头(jī t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两岸或湖泊的边缘。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名士(mí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卧榻(wò tà)的意思:指在卧榻之侧,不容许他人打鼾入睡。形容人在卧床休息时,容不得他人打扰。
新亭(xīn tíng)的意思:指新建的亭子,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兴的事物。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折翼(shé yì)的意思:比喻失去了能力或力量,不能再继续前进或发展。
- 鉴赏
这首诗《上黄鹤楼》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中蕴含的忧郁情感的独特感悟。
首联“矶头黄鹄日东流,又此阑干又此秋”描绘了黄鹤楼下江水东流、秋意渐浓的景象,既点明了地点和时节,也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氛围。诗人站在黄鹤楼上,面对着滔滔江水和萧瑟秋风,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颔联“鼾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运用对比手法,将他人的安逸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照。诗人以“鼾睡他人”反衬自己“自登楼”,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自我坚持的坚韧。这里,“卧榻”和“登楼”分别象征着生活的舒适与追求的高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能言鹦鹉悲名士,折翼天鹏概督州”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鹦鹉和天鹏以人类的情感,表达了对名士的哀悼和对壮志未酬者的同情。鹦鹉的“悲”和天鹏的“概”(大概、概要之意)都暗示了对英雄末路、理想破灭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尾联“洒尽新亭楚囚泪,烟波风景总生愁”以新亭之泪比喻诗人心中的忧伤,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相融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烟波浩渺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愁绪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意境。
综观全诗,《上黄鹤楼》不仅描绘了黄鹤楼下的自然风光,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社会的复杂情感和独特见解。黄遵宪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体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这首充满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
常瞻南极画图中,寿相偏宜九节筇。
珍重阿戎来寄我,惭无林下老仙风。
杨德彝立春日携诗远访次韵
鞭笞土牛子,鼓舞勾芒神。
初开一岁籥,已有五日陈。
胡为松桂老,强逐桃李新。
自言草玄客,颇爱郑子真。
虽云公卿贵,虚名竟成尘。
况我已三黜,素志无一伸。
遂去田舍畔,得与渔樵亲。
奉母缺禄食,菜饱不敢嗔。
夫君亦人子,等是我辈人。
青鞋裹白足,乌帽遮长身。
襟期访郑老,酒伴寻南邻。
吾文天未拯,古道日以堙。
登坛要先歃,更约明年春。
三藏梨
沉黎厅前三藏梨,老虎须牙龙甲皮。
我来与国惜乔木,尚幸出屋繁孙枝。
春风千花玉叶碎,秋日万子金圆垂。
问禅谁是柏树子,听讼漫逐棠阴移。
雪香楼头终日坐,纸尾自书三百颗。
他时若问相公槐,我为改名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