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紫 微 阁 赠 凌 丹 士 宋 /张 至 龙 风 林 叶 叶 带 新 寒 ,匕 箸 虀 盐 客 味 酸 。兔 抱 粟 眠 传 道 石 ,鹿 衔 花 上 拜 章 坛 。沿 崖 取 水 和 冰 嚼 ,扫 壁 题 诗 当 画 看 。尽 日 玄 房 无 俗 知 ,山 钟 敲 月 上 阑 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章(bài zhāng)的意思:拜访高僧或名人,向他们请教或取经。
传道(chuán dào)的意思:传播道理或教义。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鹿衔(lù xián)的意思:形容鹿衔着草或者枝叶,表示鹿在行走时吃草或者咀嚼食物的样子。
取水(qǔ shuǐ)的意思:取水意味着从水源中取水,比喻获取知识或技能。
山钟(shān zhōng)的意思:比喻声音洪亮、传播广泛。
俗话(sú huà)的意思:指平常人们常说的话,通常具有智慧、经验或道德教诲。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新寒(xīn hán)的意思:新的寒冷
玄房(xuán fáng)的意思:指深奥神秘的学问或理论。
盐客(yán kè)的意思:盐客是指古代从事盐业的商人或运输盐巴的人。
叶叶(yè yè)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 注释
- 风林:树林。
叶叶:形容风声。
新寒:初冬的寒意。
匕箸:筷子和匕首。
齑盐:腌菜。
客味酸:旅人的食物味道酸涩。
兔抱粟眠:兔子抱着谷物睡觉。
传道石:可能指有寓意的石头,传递某种教义。
鹿衔花上拜章坛:鹿儿口叼着花献祭或礼拜。
章坛:可能指祭祀或庆典的场所。
沿崖取水:沿着崖壁取水。
冰嚼:嚼冰。
题诗当画看:在墙上题诗,视作艺术欣赏。
玄房:深邃的房间,常指修行或隐居之处。
无俗话:没有世俗的交谈。
山钟敲月:山寺的钟声伴着月光。
阑干:栏杆。
- 翻译
- 树林间风声阵阵带着新来的寒意,筷子和匕首夹着咸菜,旅人的口味酸涩。
兔子抱着谷物在石上打盹,传递着某种教诲,鹿儿口衔花朵,来到祭坛前礼拜。
沿着崖壁取水,边嚼着冰凌,把题诗当作画来欣赏。
整日身处这幽深的房间没有世俗的交谈,只有山寺的钟声伴随着月光敲击着栏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文人在山林中隐居的景象。开篇“风林叶叶带新寒,匕箸齑盐客味酸”表达了深秋时节,气候转凉,自然界给人的感觉是清冷而略带苦涩,这种感觉可能源于诗人对现世的不满或心中的忧伤。
“兔抱粟眠传道石,鹿衔花上拜章坛”则展示了山林中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希望像这些动物一样,与自然界合一,不受世俗纷扰。兔抱粟可能象征着平和安宁,而鹿衔花拜章坛则可能暗示对知识或修行的追求。
“沿崖取水和冰嚼,扫壁题诗当画看”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仅要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源,还有精神性的艺术活动,如题诗于壁,这些都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寄托。
“尽日玄房无俗话,山钟敲月上阑干”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心灵修养的追求。在幽深静谧的居所中,没有世俗之言,只有山钟声伴随着夜色渐浓,与自然界合而为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世界的深刻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醉蓬莱·问东州何处
问东州何处,境胜人幽,两俱难得。
狼山相望,有高堂千尺。
妙曲轰空,彩云翻袖,乐奏壶天长日。
笑我飘然,蓬窗竹户,只延山色。
拟棹觥船,径冲花浪,直造雕筵,共醺仙液。
仍乞蟠桃,向庐山亲植。
未举江帆,早逢淮雁,问故人踪迹。
远老池边,陶翁琴里,此情何极。
蓦山溪·扁舟东去
扁舟东去,极目沧波渺。
千古送残红,到如今、东流未了。
午潮方去,江月照还生,千帆起,玉绳低,枕上莺声晓。
锦囊佳句,韵压池塘草。
声遏去年云,恼离怀、余音缭绕。
倚楼看镜,此意与谁论,一重水,一重山,目断令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