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报 嘉 阳 除 官 还 东 湖 有 期 喜 而 有 作 宋 /陆 游 塞 上 经 秋 几 醉 醒 ,羁 愁 减 尽 鬓 边 青 。烽 传 八 诏 登 楼 看 ,歌 奏 三 巴 忍 泪 听 。好 语 忽 闻 还 印 绶 ,归 心 先 已 绕 林 垧 。呼 儿 结 束 从 今 日 ,鹊 语 灯 花 故 有 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诏(bā zhào)的意思:指古代君主发布的命令或指示。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歌奏(gē zòu)的意思:指歌咏或演奏音乐。
故有(gù yǒu)的意思:过去就有的,古已有之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好语(h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美好、善良的话语。
羁愁(jī chóu)的意思:指因离乡背井、困于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林坰(lín jiōng)的意思:指稠密的树林和小山丘。
鹊语(què yǔ)的意思:指言辞尖锐、刻薄、讽刺的话语。
忍泪(rěn lèi)的意思:忍住眼泪,不让眼泪流出来。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三巴(sān bā)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脸上有三道明显的皱纹,通常出现在额头、眉毛之间和眼角,表示年纪大、经历丰富。
印绶(yìn shòu)的意思:指官员的印信,也泛指重要的文件或证明。
- 翻译
- 在边塞度过秋天,多次醉后又醒来,羁旅的愁绪几乎消散,两鬓的青丝也显得稀疏。
烽火传递着皇帝的八次诏令,我登上高楼眺望,听着三巴之地的歌曲,心中含泪聆听。
忽然听到好消息,官职提升,印绶加身,思乡之情早已环绕在野外的树林和郊外。
从今天起,我唤来家人准备行装,期待着喜鹊报喜,灯花预示着吉祥的到来。
- 注释
- 塞上:边塞地区。
羁愁:羁旅的愁苦。
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象征权力和职位。
林坰:野外的树林和郊外。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初报嘉阳除官还东湖有期喜而有作》。诗中表达了诗人经历边塞生活后,得知被任命回乡任职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归乡之念。
首句“塞上经秋几醉醒”,描绘了诗人长期在边塞度过秋季,时而沉醉,时而清醒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次句“羁愁减尽鬓边青”则写出随着即将回归,内心的羁旅愁绪逐渐消减,连鬓边的黑发也似乎因之而显得更加乌黑。
第三句“烽传八诏登楼看”,烽火传递着朝廷的命令,诗人登上高楼远望,心中充满期待和责任感。第四句“歌奏三巴忍泪听”,这里的“三巴”泛指蜀地,诗人听到家乡的歌曲,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思乡之情。
第五、六句“好语忽闻还印绶,归心先已绕林坰”,诗人惊喜于得到新的任命,心中的归乡之心早已飞越林野,迫不及待。最后一句“呼儿结束从今日,鹊语灯花故有灵”,诗人决定即刻准备,相信连家中的喜鹊和灯花都仿佛有了灵性,预示着美好的归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边塞到归乡的转变,既有对过去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涉湖诗
旋经义兴境,弭棹石兰渚。
震泽为何在,今唯太湖浦。
图径萦五百,眇目缅无睹。
高天淼若岸,长津杂如缕。
窈窕寻湾漪,迢递望峦屿。
惊飙扬飞湍,浮霄薄悬岨。
轻禽翔云汉,游鳞憩中浒。
黯蔼天时阴,岧峣舟航舞。
凭河安可殉,静观戒征旅。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其二十玄云
玄云起丘山。祥气万里会。龙飞保蜿蜿。
凤翔何翙翙。昔在唐虞朝。时见青云际。
今亲游万国。流光溢天外。鹤鸣在后雷锋。
清音随风迈。成汤隆显命。伊挚来如飞。
周文猎渭滨。遂载吕望归。符合如影飨。
先天天弗违。辍耕综时纲。解褐衿天维。
元功配二王。芬馨世所稀。我皇叙群才。
洪烈何巍巍。桓桓征四表。济济理万机。
神化感无方。髦才盈帝畿。丕显惟昧旦。
日新孔所咨。茂哉明圣德。日月同光辉。
石鼓诗十首·其十吴人篇
吴人怜亟。朝夕敬□。?西?北。勿?勿代。□而出□。
□献用□。□□□□。□□大祝。曾受其?。□□□寓。
逢中?孔□。麀鹿□□。?其□□。□緟緟。
大□□□□□□求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