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雀喜留黍,惜苔懒穿屐。
龙蛇布满地,欲步还自惊。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何其(hé qí)的意思:多么,何等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寂默(jì mò)的意思:指不说话或保持沉默的状态。
静室(jìng shì)的意思:指安静的房间或屋子,也用来形容心境宁静、思绪平和。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乃其(nǎi qí)的意思:表示推测或判断某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情境(qíng jìng)的意思:指特定的环境或背景下的情感状态或心境。
雀喜(què xǐ)的意思:形容小鸟欢喜愉快的样子。
僧庐(sēng lú)的意思:僧庐是指僧人的住所,也用来比喻简陋的房屋或简陋的住处。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西林(xī lí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最高权威、最高水平的人或事物。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照见(zhào jiàn)的意思:看到,见到
知更(zhī gēng)的意思:指在夜间值夜的人,也比喻有见识、有聪明才智的人。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夜何其(yè hé qí)的意思:夜晚是多么长啊!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远离尘嚣的静室,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静室的宁静与脱俗。首句“静室似僧庐,绝与黄尘隔”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将静室与僧庐相提并论,暗示了其清静脱俗的氛围,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引雀喜留黍,惜苔懒穿屐”两句,以雀留黍、苔惜屐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静室环境的和谐与自然之美。雀儿因粮食而欢喜停留,苔藓因人迹罕至而得以保存,这些小生灵与自然界的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时倚幽轩,情境一何寂”则进一步深化了静室的寂静氛围,诗人偶尔倚靠在幽静的窗边,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心境也随之变得空灵而深邃。
“只有岩华飞,随风亦无迹”一句,以岩华(可能指岩石上的花或苔藓)随风飘散,却无迹可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
“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描绘了月光洒满静室周围的情景,明月如同一位慈祥的守护者,照亮了四周的一切,赋予了夜晚以光明与希望。
“龙蛇布满地,欲步还自惊”这一句,以龙蛇遍布地面,但诗人却不敢轻易踏足,既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也暗示了静室中蕴含的神秘与不可言说的力量。
“试问夜何其,鸟喧自知更”则以鸟鸣声代替时间的流逝,鸟儿的啼叫提醒着诗人夜晚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谁探千载意,寂默乃其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千年古意的探寻与理解,以及在静谧之中找到的心灵归宿。整首诗通过对静室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栋宇兮煌煌,鬓发兮苍苍。
羌一言兮会心,驾吾车兮建阳。
车既驾兮遄归,今良是兮昨非。
释众累兮春冰,耿吾心兮夕晖。
斯道兮孔寿,斯人兮不忘。
十载兮重来,泬漻兮此堂。
风撼兮寒松,霜凋兮百草。
佳城兮葱葱,万古兮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