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时(fǎ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采取相应的行动或做出决策。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古镜(gǔ jìng)的意思:指古代的镜子。
过眼(guò yǎn)的意思:指事物只是在眼前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形容事物的短暂。
海螺(hǎi luó)的意思:指言语空洞、无聊。
镜照(jìng zhào)的意思:指照镜子一样,映照出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枯禅(k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因长时间苦行而形容身体瘦弱。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情说(qíng shuō)的意思:表达情感、述说感受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随地(suí dì)的意思:随意地、随处地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无着(wú zhuó)的意思:没有着落,没有固定的位置或住所。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长者峰上修行的场景,充满了深邃的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久响高峰老古锥”,开篇即以“老古锥”形象地描绘了高僧在高峰上的长久修行,仿佛那古老的禅杖在山风中回响,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修行的坚定。“名山随地见威仪”,则展现了高僧无论身处何地,其修行的威严与智慧都如名山一般,自有一番气度与风采。
“天花过眼能无着,霜雪盈头总不知”,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叹高僧心如止水,即使天降天花也视若无睹;另一方面又表现了高僧年事已高,满头白发,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高僧对世间繁华与个人衰老的淡然态度。
“稳坐枯禅同木石,长留古镜照须眉”,进一步刻画了高僧的修行状态,如同枯禅一般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既不为外界所动,也不被自我所扰。同时,通过“古镜”这一比喻,强调了高僧内心如同明镜般清澈,能够映照出自己的真我。
“海螺吹落千山月,正是无情说法时”,最后两句以生动的想象,描绘了高僧在静默中以海螺之声传法的情景。海螺声穿透群山,仿佛是无情却充满智慧的法音,触动人心。这不仅展现了高僧的法力深厚,更体现了佛法的普世性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与智慧,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韩湘
疏散无世用,为文乏天格。
把笔日不休,忽忽有所得。
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识。
子独访我来,致诗过相饰。
君子无浮言,此诗应亦直。
但虑忧我深,鉴亦随之惑。
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
我无数子明,端坐空叹息。
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
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诗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
岂随寻常人,五藏为酒食。
期来作酬章,危坐吟到夕。
难为间其辞,益贵我纸墨。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落成会咏一首
泉潮天万里,一镇屹天中。
筮宅龙钟地,承恩燕翼宫。
环堂巍岳秀,带砺大江雄。
轮奂云霄望,晶华日月通。
凌烟乔木茂,献宝介圭崇。
昆俊歌常棣,民和教即戎。
盘庚迁美士,陶侃效兼庸。
设醴延张老,开轩礼吕蒙。
无孤南国仰,庶补圣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