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因丹青力,暂受君王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命(bó mìng)的意思:命运不好,生活困顿
长门(cháng mén)的意思:指长久的门客,也用来形容长期受人重用的人。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粉黛(fěn dài)的意思:指女子妆饰得体,文雅美丽。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和戎(hé róng)的意思:和平相处,不战而屈人之兵。
簧舌(huáng shé)的意思:指人说话时能言善辩、能够巧妙地运用辞令和语言技巧。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嗟乎(jiē hū)的意思:表示悲叹、感叹之情。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如簧(rú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像弹簧一样灵活多变。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万几(wàn jǐ)的意思:表示数量很多,不计其数。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休问(xiū wèn)的意思:不再问询或打听。
妍媸(yán c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或丑陋。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用意(yòng yì)的意思:用心思考和策划,意图。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有利(yǒu lì)的意思:有益、有好处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丹青手(dān qīng shǒu)的意思:指绘画技艺高超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文人墨客或艺术家。
- 鉴赏
这首《昭君怨》由明代诗人温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以及对后世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刻反思。
首句“长门回首泪盈襟”,以长门宫的典故,暗示昭君离开皇宫时的不舍与悲伤,泪湿衣襟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接着,“琵琶只弹薄命吟”一句,借昭君弹奏琵琶,抒发自己命运多舛的哀愁,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紧密相连。
“休问丹青受金否,丹青得无用意深”,这两句则转向对艺术作品的探讨。诗人质疑那些为昭君画像的画家是否收了贿赂,而实际上,无论画家是否受贿,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寓意,反映了艺术家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君王万几日日有,忍令粉黛惑其心”,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君王的担忧,担心君王被美色迷惑,忽视了国家大事。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世艺术作品中对女性形象过度美化或丑化的批评。
“况因丹青力,暂受君王恻”,指出即使昭君因为画像而暂时得到君王的怜悯,但这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艺术影响现实的复杂看法。
“和戎苟有利,在胡犹在国”,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在国家需要和平与稳定时,个人的牺牲是值得的,即使远赴他乡。
“一时丹青手,但易妍媸色”,强调了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美化或丑化一个人物,这反映了艺术的主观性和创作者的价值观。
“古来更有如簧舌,鹿可为马白可黑”,诗人借用比喻,指出历史上不乏能言善辩之人,他们的言论可以混淆视听,使事实变得真假难辨,如同鹿可变为马,白可变为黑。
最后,“吁嗟乎鹿可为马白可黑,如此丹青杀亦得”,诗人发出感慨,认为艺术作品有时也会成为误导人心的工具,甚至可能产生杀伤力。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艺术的力量及其对现实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故事的重新解读,以及对艺术、政治、人性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