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
首句“微雨渡江关”,以轻柔的雨滴渡过江关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朦胧的氛围。微雨不仅润泽了大地,也洗涤了诗人的心灵,为接下来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横琴坐云海”一句,将诗人的形象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横琴,既指琴的形状,也暗喻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坐于云海之上,则是借用了仙境般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那份超凡脱俗的自在与宁静。
“山水如有情,钟期复何在”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山水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诗人似乎在问:在这片充满生机与美的山水之间,那位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知音钟子期是否还在?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共鸣的追寻。在这样的追问中,诗人的孤独与渴望跃然纸上,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知音的渴望,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反地下
文种献七术,用三尚余四。
为我从先王,地下更相试。
鸟尽弓藏事可知,欲加之罪宁无辞。
条侯遇汉景,谓非少主臣。
甲盾五百被,竟以杀其身。
当日狱词更可讶,不反地上反地下。欲何为?
上寡恩,君莫悲,君不记,许负之言犹在耳,纵理入口当饿死。
满江红·其五湖上即景同王西樵赋柬宋荔裳
六一祠边,槐火热、石泉微涨。
衣短后、来看西子,镜奁无恙。
檐瓦声中山雨到,墙桑影底溪云上。
望湘湖、三月熟樱桃,先贻饷。蘋浪蹙,虫丝漾。
薄薄酒,红红唱。说泥封柳贯,黄鱼白酿。
拟种绿蕉聊代楮,偶寻方竹裁成杖。
忆此时、海市在登州,纷千状。
鱼游春水.上谷立春
东风开晓市。晴照金台云气紫。
春来天上,巷陌渐薰罗绮。
玉烛长调禁苑中,锦鞯争试香尘里。
吹笛一声,画楼独倚。三辅名城高起。
又见鬓边新燕子。青幡兼遇灯宵,韶光信美。
闺人划损钗头凤,羁客愁倾樽内蚁。
归梦如酲,流年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