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其二》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角声未起大星低,夜静寒营独马嘶

树叶萧萧霜后堞,河流汩汩露中堤。

一军睡枕谁能稳,数里归舟自欲迷。

起望此时忧更切,边烽隔远峰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大星(dà xīng)的意思:指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地位或能力非常突出,是该领域的翘楚。

隔远(gé yuǎn)的意思:比喻办事不得要领,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汩汩(gǔ gǔ)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响起。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树叶(shù y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暂宿行营舟中二首(其二)》描绘了夜晚在行营中的情景。首句“角声未起大星低”,以未响起的号角和低垂的大星渲染出战地的寂静,暗示黎明前的紧张气氛。接着,“夜静寒营独马嘶”进一步刻画了营地的冷寂,只有孤独的马鸣声打破沉寂。

“树叶萧萧霜后堞,河流汩汩露中堤”两句,通过树叶在秋霜后的沙沙声和河水在露水中的潺潺流声,展现了自然界的冷清与边塞环境的艰苦。诗人运用对仗工整,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深沉而辽阔的画面。

“一军睡枕谁能稳,数里归舟自欲迷”写士兵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安眠,连归舟也似乎迷失方向,表达了军旅生活的动荡不安和思乡之情。

最后,“起望此时忧更切,边烽不隔远峰西”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他起身远眺,烽火台的烽烟并未远离,警报可能来自远方的山峰,这使得他的忧虑更加深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军营的生活,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对边防形势的关切。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淮甸·其一

淮甸今焚掠,纷纷日异闻。

远侵三楚地,近隔九江云。

邻省围边将,亲王进卫军。

由来王国内,不在策奇勋。

(0)

宫体四时词答和欧阳原之·其一

春色满长杨,花枝出建章。

莺啼知禁苑,辇过识天香。

度曲调鹦䳇,吹笙引凤凰。

可怜庭草色,浑欲上罗裳。

(0)

题陈敬则书室

一室梧桐下,秋阴覆近檐。古琴?腹断,新竹凤毛鲜。

酒熟从人醉,诗成只自编。

月明溪水绿,更拟泛渔船。

(0)

遣闷

舟子呼不起,高眠烟浪中。

苦云愁积雪,犹欲候天风。

倥偬羁怀剧,萧条岁事穷。

几时东夹道,骑马听晨钟。

(0)

防微馆

高馆人难到,层阶草漫生。

野蒿深没马,高树静啼莺。

问俗时询野,防微早计程。

自无尘土近,况有柏风清。

(0)

东园秋雨野苋旅生日采供厨喜而成韵

旅苋无人种,生来自满畦。

童童承晓露,濯濯迸秋泥。

瓜蔓虫偏食,茄科草共齐。

欣然供采摘,亦足慰羹齑。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