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睡枕谁能稳,数里归舟自欲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大星(dà xīng)的意思:指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地位或能力非常突出,是该领域的翘楚。
隔远(gé yuǎn)的意思:比喻办事不得要领,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汩汩(gǔ gǔ)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响起。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树叶(shù y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暂宿行营舟中二首(其二)》描绘了夜晚在行营中的情景。首句“角声未起大星低”,以未响起的号角和低垂的大星渲染出战地的寂静,暗示黎明前的紧张气氛。接着,“夜静寒营独马嘶”进一步刻画了营地的冷寂,只有孤独的马鸣声打破沉寂。
“树叶萧萧霜后堞,河流汩汩露中堤”两句,通过树叶在秋霜后的沙沙声和河水在露水中的潺潺流声,展现了自然界的冷清与边塞环境的艰苦。诗人运用对仗工整,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深沉而辽阔的画面。
“一军睡枕谁能稳,数里归舟自欲迷”写士兵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安眠,连归舟也似乎迷失方向,表达了军旅生活的动荡不安和思乡之情。
最后,“起望此时忧更切,边烽不隔远峰西”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他起身远眺,烽火台的烽烟并未远离,警报可能来自远方的山峰,这使得他的忧虑更加深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军营的生活,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对边防形势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