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残缺(cán quē)的意思:不完整、不完全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民俗(mín sú)的意思:指民间传统的习俗和风尚。
木榻(mù tà)的意思:指木制的床榻,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缺欠(quē qiàn)的意思:欠缺,不足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鼠迹(shǔ jì)的意思:指鼠类动物留下的脚印或痕迹,比喻事物的迹象或蛛丝马迹。
图经(tú jīng)的意思:指根据经验和智慧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土墙(tǔ qiáng)的意思:指农村中用土砌成的围墙,比喻思想境界低下,见识浅薄。
蜗涎(wō xián)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嘴唇上的唾液。比喻言辞软弱无力,不能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主张。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光州公馆》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静谧景象。首句“半消残雪湿苔砖”,通过“半消”和“湿苔砖”形象地写出雪已融化,但仍残留于地面,湿润了青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湿润的气氛。次句“过客来稀路自偏”,则表现出公馆地处偏僻,行人稀少,道路显得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木榻有尘皆鼠迹,土墙无篆不蜗涎”,进一步描绘了公馆的简朴和荒凉,木榻上的积尘和土墙上爬过的蜗牛痕迹,都显示出这里人迹罕至,生活气息淡薄。第五句“隔年春意梅知早”,以梅花早早感知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春天的脚步正在临近,尽管环境冷清,但生机犹在。
尾联“欲讯山川与民俗,图经残缺欠重编”,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好奇和对旧有图经的遗憾,反映出他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和对历史资料缺失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光州公馆的孤寂与变迁,寓含了作者对时事人事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馆中王正言使交趾
乘轺南下兴何长,大半江山是故乡。
蛮府好迎天上使,朝贤不为橐中装。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
复命丹墀莫经岁,北门西掖待翱翔。
和立斋对菊二歌·其二
之子歌远游,征车事奔逸。
归来东篱下,一洗四方色。
静观草木蕃,若不与人力。
苟无浸灌功,造化庸有忒。
今年秋苦旱,五谷废嘉殖。
梅仆竹亦焦,枯芝槁兰茁。
一朝去酷吏,甘雨解众惑。
天人本无间,喜气满城集。
奈何仓廪虚,一饱竟难得。
不如菊花乾,医方剩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