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光州公馆》
《光州公馆》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半消残雪湿苔砖,过客来稀路自偏。

木榻有尘皆鼠迹土墙无篆不蜗涎

隔年春意梅知早,大地风光柳得先。

欲讯山川民俗图经残缺欠重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残缺(cán quē)的意思:不完整、不完全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民俗(mín sú)的意思:指民间传统的习俗和风尚。

木榻(mù tà)的意思:指木制的床榻,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缺欠(quē qiàn)的意思:欠缺,不足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鼠迹(shǔ jì)的意思:指鼠类动物留下的脚印或痕迹,比喻事物的迹象或蛛丝马迹。

图经(tú jīng)的意思:指根据经验和智慧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土墙(tǔ qiáng)的意思:指农村中用土砌成的围墙,比喻思想境界低下,见识浅薄。

蜗涎(wō xián)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嘴唇上的唾液。比喻言辞软弱无力,不能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主张。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光州公馆》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静谧景象。首句“半消残雪湿苔砖”,通过“半消”和“湿苔砖”形象地写出雪已融化,但仍残留于地面,湿润了青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湿润的气氛。次句“过客来稀路自偏”,则表现出公馆地处偏僻,行人稀少,道路显得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木榻有尘皆鼠迹,土墙无篆不蜗涎”,进一步描绘了公馆的简朴和荒凉,木榻上的积尘和土墙上爬过的蜗牛痕迹,都显示出这里人迹罕至,生活气息淡薄。第五句“隔年春意梅知早”,以梅花早早感知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春天的脚步正在临近,尽管环境冷清,但生机犹在。

尾联“欲讯山川与民俗,图经残缺欠重编”,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好奇和对旧有图经的遗憾,反映出他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和对历史资料缺失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光州公馆的孤寂与变迁,寓含了作者对时事人事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秋日山中

客疏吟友少,终日掩柴门。

冒雨自分菊,带泥移上盆。

泉添浑井脉,砧响动山根。

片片西风叶,飞来有病添。

(0)

送馆中王正言使交趾

乘轺南下兴何长,大半江山是故乡。

蛮府好迎天上使,朝贤不为橐中装。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

复命丹墀莫经岁,北门西掖待翱翔。

(0)

新隐四首·其二新亭

题舆记榻得高贤,寄意真同物象先。

收拾芜莱成院落,?量边幅占风烟。

登临斗觉今知要,云水从斯入画传。

斫竹洞门无锁钥,时携客枕一慵眠。

(0)

挽徐次翁·其二

自想温容耳诲词,他乡已恨重分违。

送人作守乘轩去,结草为灵象俑归。

会合只如风过烛,花阴何异月澄辉。

相门子婿诸侯服,除却清名百事非。

(0)

再赋前韵五首·其五

粉闱词客伯牙子,碧落老人钟子期。

幸有园林穷胜事,不妨钟鼓乐清时。

(0)

和立斋对菊二歌·其二

之子歌远游,征车事奔逸。

归来东篱下,一洗四方色。

静观草木蕃,若不与人力。

苟无浸灌功,造化庸有忒。

今年秋苦旱,五谷废嘉殖。

梅仆竹亦焦,枯芝槁兰茁。

一朝去酷吏,甘雨解众惑。

天人本无间,喜气满城集。

奈何仓廪虚,一饱竟难得。

不如菊花乾,医方剩称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