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网(fǎ wǎng)的意思:法网是指法律的约束和制裁。比喻法律的力量广泛而严密,使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会法(huì fǎ)的意思:指掌握法律知识和应用法律的能力。
金人(jīn rén)的意思:指富有财富、地位高且备受尊敬的人物。
浪荡(l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不拘束,不守规矩。
罹法(lí fǎ)的意思:遭受刑罚或受到法律制裁。
罗汉(luó hà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阿罗汉,也指达到了极高境界的人。
盛世(shè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或社会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
逃秦(táo qín)的意思:逃离秦国,指逃离困境或逃避困难。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掷金(zhì jīn)的意思:指用金钱来攻势或诱惑,以达到某种目的。
萑苻(huán f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富贵,也指世事变幻、光阴易逝。
- 鉴赏
这首诗以“罗汉脚”为题,作者李若琳在清代创作。诗中通过“罗汉脚”这一形象,隐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
首句“盛世无夫布,仍多浪荡身”,开篇即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在看似繁荣的盛世之下,却充斥着不羁和放纵的人群,他们如同没有约束的风,四处游荡,无所顾忌。这里,“夫布”可能暗指社会的道德规范或约束力,与“浪荡身”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社会风气的败坏。
接着,“须知罗汉脚,半是掷金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象的本质。罗汉脚,象征着那些看似虔诚实则行为放纵的人;而“掷金人”则比喻那些拥有财富却道德沦丧的个体。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社会中复杂的人性面貌,揭示了物质与精神、信仰与行为之间的矛盾。
后两句“任肆萑苻虐,终罹法网新。”描述了社会现象的最终结果。肆虐的恶行虽能一时逍遥,但终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这里,“萑苻”原指一种毒草,常用来形容邪恶之人,此处借指社会上的恶行。这句诗警示人们,无论行为多么放纵,最终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最后,“孰操随会法,俾尔尽逃秦。”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主题。随会法,出自《左传》,指的是古代君主治理国家时,既要宽厚仁慈,又要严明法纪。俾尔尽逃秦,意为让所有人都能逃离秦国的苦难,引申为希望社会能够施行公正的法律,使人民免受压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与道德重建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罗汉脚”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中道德滑坡、法律失衡的现象,并寄寓了作者对于社会秩序重建、道德回归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庆清朝·其二叠前韵,赠巢隐丈
盘石留题,松窗半偈,温岐诗句翻新。
画图重展,犹留燕市缁尘。
还我青毡故物,依稀寒谷忽生春。
谁持赠,虞山夫子,当代龙门。
忆否铜坑山谷,看梅花如雪,百亿分身。
归来痛饮,湖边网得银鳞。
曩日纪群小友,鬓霜已改镜中痕。
归何日山中老柏,共话前因。
解语花.花朝
梅心乍绽,柳眼微舒,京国春犹早。园林绿少。
度花朝、底似小楼情好。炉烟细袅。
更绛蜡、华筵双照。算者番、客子时光,忍放芳怀老。
回首南州路渺。记去年今日,人被花恼。苔枝斜绕。
缀轻红、似解酬余一笑。春马瘦小。
恋庭际、东风袅袅。问故乡、何异天涯,圆月清宵皎。
百字令.寄雏蝉
西风瑟瑟,恁中秋才过,晚寒微逗。
桂已吹香丛菊蕾,又近重阳时候。
越渚蝉寒,吴天雁老,感序添怀旧。
夜窗闲话,烛花弹落残漏。
记否巷陌斜阳,柴门共倚,小立沉吟久。
一去星霜成五换,独自香残人瘦。
念熟金经,书谙玉箸,日课娱慈母。
愁余含睇,梦中还想携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