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林仲和筠庄·其三筠谷》
《次韵林仲和筠庄·其三筠谷》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青青谷口披榛断取他方宝界新。

弥勒同龛把茅下,客来不识住庵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界(bǎo jiè)的意思:宝界指的是珍宝的世界或宝贵的境地。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断取(duàn qǔ)的意思:指断绝某种联系或中断某种行为。

方宝(fāng bǎo)的意思:指珍贵宝贝,比喻非常宝贵或极其重要的东西。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披榛(pī zhēn)的意思:披榛指的是穿过丛林或荆棘,形容人勇敢地冲破困难或障碍。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他方(tā fāng)的意思:他方指的是别的地方,指离开当前所在地前往别处。

注释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
谷口:山谷的入口处。
自:自己。
披榛:清除杂草和灌木。
他方:别处,远方。
宝界:珍贵的世界。
弥勒:佛教中的笑佛。
同龛:共居一室。
把茅:手持茅草,可能指修行者的生活。
下:下面,这里指居住。
客来:有客人来访。
不识:不认识。
住庵人:居住在庵中的僧人。
翻译
青青的山谷口独自开辟出一条路,
从远方带来新的珍贵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青青谷口自披榛,断取他方宝界新"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山谷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再追求外界的财富和名利,转而寻找精神上的满足和新的内心世界。"弥勒同龛把茅下"则是说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像佛教中的弥勒菩萨一样,与世间的纷争无关,只在田野间修行。

"客来不识住庵人"这句透露出诗人的隐居生活,即使有过客到访,也无法辨认出庵中住着一个怎样的人。这不仅是对诗人隐逸身份的强调,也反映了他与世俗界的隔绝和超然。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奉送卢员外之饶州

天书万里至,旌旆上江飞。

日向鄱阳近,应看吴岫微。暮帆何处落?

潮水背人归。风土无劳问,南枝黄叶稀。

(0)

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其一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

(0)

弃妾篇

妾本丛台右,君在雁门陲。

悠悠淇水曲,綵燕入桑枝。

不因媒结好,本以容相知。

容谢君应去,情移会有离。

还君结缕带,归妾识成诗。

此物虽轻贱,不用使人嗤。

(0)

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其二

冥心唯事白英君,不问人间爵与勋。

林下醉眠仙鹿见,洞中闲话隐芝闻。

石床卧苦浑无藓,藤箧开稀恐有云。

料得虚皇新诏样,青琼板上绿为文。

(0)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

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

不逢野老来听法,犹见邻僧为引泉。

龛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

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

(0)

杂体诗.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砌思步

襹襹古薜绷危石,切切阴螀应晚田。

心事万端何处止,少夷峰下旧云泉。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