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过 旧 学 山 寺 宋 /文 同 当 年 读 书 处 ,古 寺 拥 群 峰 。不 改 岁 寒 色 ,可 怜 门 外 松 。有 僧 皆 老 大 ,待 客 转 从 客 。又 下 白 云 去 ,楼 头 敲 暮 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待客(dài kè)的意思:指待人接物、招待客人的态度和方式。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改岁(gǎi suì)的意思:改变年岁,指过生日或迎接新年。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 翻译
- 当年读书的地方,古寺依傍着众多山峰。
岁月如斯,古寺的风貌依旧保持着冬日的肃穆,门外的老松显得尤为惹人怜爱。
寺中的僧人已年迈,对待客人却愈发地从容不迫。
他们又乘着白云离去,楼头传来傍晚的钟声。
- 注释
- 当年:过去的时间。
读书处:学习或读书的地方。
古寺:历史悠久的寺庙。
拥:环绕。
群峰:众多山峰。
不改:依然保持。
岁寒色:寒冬时节的景色。
可怜:令人怜惜。
门外松:寺门外的老松树。
有僧:有僧人。
皆:都。
老大:年老。
待客:接待客人。
转:变得。
从容:从容不迫。
又下:再次离开。
白云去:乘着白云远去。
楼头:楼阁之上。
敲暮钟:敲响傍晚的钟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重返旧时读书处——一座位于群峰之间的古老寺庙的情景。诗中通过“当年读书处,古寺拥群峰”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自然环境。这里的“不改岁寒色”,指的是即便是深秋季节,寺庙周围的山林依然郁郁苍苍,没有被时光侵蚀,保持着一贯的绿意。这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往昔记忆和情感的珍视。
“可怜门外松”,则是对寺庙门外孤独挺立的松树产生了怜悯之心。这里的“可怜”不仅仅是对植物的同情,更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岁月流逝、事物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有僧皆老大,待客转从容”,描绘了寺庙中年迈僧侣们的形象,他们或许已经忘记了世俗的纷争,只是在这个静谧的空间里安详地生活。诗人受到他们平和待人的态度所影响,这也映射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两句“又下白云去,楼头敲暮钟”,则描绘了时间流逝,天色渐晚的景象。“白云”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他似乎要随着那飘渺的白云离开这个地方。同时,“楼头敲暮钟”的声音,则提醒着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以及对现实与精神安宁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