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戏 书 圆 觉 经 后 宋 /辛 弃 疾 圆 觉 十 二 菩 萨 问 ,吾 取 一 二 余 鄙 哉 。若 是 如 来 真 实 语 ,众 生 却 自 胜 如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若是(ruò shì)的意思:如果是,假如,如果
胜如(shèng rú)的意思:比...更胜一筹,比...更好
实语(shí yǔ)的意思:
(1).佛教语。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金刚经·离相寂灭分》:“ 如来 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誑语者、不异语者。”《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假设虚施皆不用,言言实语唱将来。”
(2).犹实话。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该酋已吐实语,谓剿贼本 中国 应办之事。”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圆觉(yuán jué)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善良,慈悲宽厚。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自胜(zì shèng)的意思:凭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战胜困难或对手。
- 翻译
- 圆觉十二位菩萨向我提问,对于佛法我只取其一二,剩下的都视为浅陋。
如果佛所说的是真实无妄之言,那么众生自身的力量就能超越佛陀。
- 注释
- 圆觉:佛教中的十二大菩萨之一。
取:选取,选择。
馀:剩余,多余的。
鄙哉:浅薄,不值一提。
如来: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真实语:真实的教诲,不虚妄的话语。
众生:所有生命,泛指大众。
胜:超越,超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戏书圆觉经后》。诗人以圆觉十二菩萨的问答为引子,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如果如来的教诲确实无误,那么众生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就已经足够超越佛祖。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内在潜能的肯定,以及对佛教中"人人皆有佛性"理念的反思。辛弃疾在这里寓言式的表达,既是对佛法的思考,也是对自己和世人的一种激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萧子归
不谓风云变,能为江海行。
鲸鲵骇浪日,萝蔓附松情。
开国梁朝系,承家汉相名。
淹留聊隐豹,登眺几啼莺。
梦掇庐山秀,帆辞洛水晴。
嵩云流古苑,河气幕炎城。
出璞宁三献,惊人想一鸣。
他时杖屦地,东道倘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