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辞 坟 宋 /司 马 光 十 年 一 展 昔 ,旬 浃 复 东 旋 。岂 负 襁 褓 受 ,横 遭 章 绶 缠 。更 来 知 几 日 ,遗 恨 恐 终 天 。恸 哭 出 松 径 ,悲 风 为 飒 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东旋(dōng xuán)的意思:指向东方旋转,形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或趋势逆转或改变。
负襁(fù qiǎng)的意思:负重担而行走
襁褓(qiǎng bǎo)的意思:指婴儿的衣裳,比喻保护和呵护。
飒然(sà rán)的意思:形容风声、动作等忽然而至,有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感觉。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松径(sōng jìng)的意思:林中狭窄的小路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旬浃(xún jiā)的意思:形容雨水充沛,连绵不断。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展墓(zhǎn mù)的意思:展示、陈列墓志铭和墓碑。
章绶(zhāng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和才能。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终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整个一天,一整天
- 翻译
- 十年才祭扫一次墓地,每十天又向东转回。
怎能辜负了幼时的亲情,却不幸被官场束缚。
还能再活几天,恐怕遗憾会伴随终身。
痛哭着走出松林小径,悲伤的风吹过,更加凄凉。
- 注释
- 十年:指时间间隔长。
展墓:祭扫墓地。
旬浃:十天一轮回。
东旋:向东返回。
岂负:怎能辜负。
襁褓:婴儿时期。
横遭:意外遭遇。
章绶:古代官员的印绶,象征官职。
遗恨:终身遗憾。
终天:直到生命结束。
恸哭:悲痛大哭。
松径:松树林中的小路。
飒然:形容风声凄厉。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辞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告别先人的墓地,这是一种常见的中国古典文学主题,即通过对故去亲人的怀念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 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时间节点,十年一度回到祖先的墓地进行扫墓,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旬浃复东旋"则描绘出归途的心境和景象,"旬浃"指的是行程中的一段时间,可能是十天左右,而"复东旋"则意味着再次向东方返回,这里的“东”或许暗示了故土、起点,也可能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溯。
“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先辈之爱的怀念与不舍。"岂负"字面上看似为否定,但在这里实际上表达了一种无奈和不可抗力,"襁褓"意指幼年时期,而“横遭章绶缠”则用来比喻生命中的种种束缚与不幸。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无常感。"更来知几日"询问着未来的日子还有多少,而"遗恨恐终天"则是对于过去不能弥补之事的忧虑和恐惧。
“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最后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墓前哀泣的情景。"恸哭"形容极度的悲伤,"出松径"则描绘了哭声穿过松林的画面;"悲风为飒然"更是将自然界的风与诗人的悲情相联系,以此表达一种超越个人情感,与宇宙共鸣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爱与遗憾的反思,展现了古人对于生命无常和对先祖怀念的情感。司马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把这种复杂的情绪转化为简洁而深刻的诗句,使读者在阅读时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赐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
早自外朝登近侍,克符昌运振嘉名。
一参黄阁推良画,再陟鸿枢显至荣。
该博古今堂献纳,勤劳夙夜每专精。
石渠撰述多文备,日观封崇大礼成。
宰府调元心匪懈,真宫兼职望弥清。
龙楼进秩恩尤异,熊轼为藩任不轻。
二浙奥区期惠化,三吴佳致悦高情。
重重山水舟中见,处处壶浆陌上迎。
既肃迩遐安外域,更分宵旰抚黎氓。
予衷侧席方毗倚,伫有甘棠播颂声。
水调歌头·其二题烟雨楼
有客抱幽独,高立万人头。
东湖千顷烟雨,占断几春秋。
自有茂林修竹,不用买花沽酒,此乐若为酬。
秋到天空阔,浩气与云浮。叹吾曹,缘五斗,尚迟留。
练江亭下,长忆闲了钓鱼舟。
矧更飘摇身世,又更奔腾岁月,辛苦复何求。
咫尺桃源隔,他日拟重游。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