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眠亦甚安,梦中初无惊。
仰看天宇旷,微白复淡青。
砌蛩馀夜唧,树鹊作晓鸣。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窗纸(chuāng zhǐ)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纸,比喻虚有其表,实际上毫无价值或者不值得依赖的东西。
反侧(fǎn cè)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与原来的状态截然相反。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寒冰(hán bīng)的意思:非常寒冷的冰冻状态
后户(hòu hù)的意思:指人的后门或背后的事情。
还生(hái shēng)的意思:指还没有出生或者已经死亡的人。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昏昏(hūn hūn)的意思:形容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渐次(jiàn cì)的意思:逐渐地,一点一点地
金钲(jīn zhē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佩戴的金铃,比喻官职显赫。
今兹(jīn zī)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烂银(làn yín)的意思:指质量差、品质低劣的银器或银饰,也用来比喻人品恶劣、无用之人。
满面(mǎn miàn)的意思:形容脸上充满了某种情感或表情。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梦语(mèng yǔ)的意思:指在梦中说话或者听到别人说话。也用来形容虚幻、不切实际的言语。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群动(qún dò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一起活动或移动的景象。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夙兴(sù xīng)的意思:早起
天宇(tiān yǔ)的意思:天宇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天空。它代表着宇宙的辽阔和无限的可能性。在引申意义上,天宇也可以表示某人的抱负和志向。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一征(yī zhēng)的意思:一次征收
征行(zhēng xíng)的意思:指出征行军或巡视。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紫金(zǐ jīn)的意思:紫色和金色,形容非常珍贵和宝贵的东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清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哲思。
“我眠亦甚安,梦中初无惊。”这一开篇四字,便设定了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诗人在睡梦中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这份安详是多么难得。然而,“如何作梦语,反侧意不平”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即便是在安稳的梦境之中,也有着无法言说的隐忧。
“起来不复寐,郡楼挝五更。”夜已深,但诗人的觉悟却使他难以再入睡眠。这里的“郡楼”通常指的是官署里的更鼓,标志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五更”则是夜晚的最后一个时辰,意味着黎明即将到来。
接着,“窗纸尚昏昏,看到渐次明。”诗人通过窗户上的纸张,看到了外界光线的逐渐增强,这份从黑暗中走向光明的过程,正是生命中从无知走向觉醒的写照。
“卷帘启后户,披衣步中庭。”随着天色渐明,诗人打开了窗户和门扉,走到了院子里。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是对外界的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心灵层面的释放与自在。
“汲井漱新泉,满面吹寒冰。”诗人用井水洗脸,这份清凉如同心灵的洗涤,让人感到精神一振。这里的“新泉”和“寒冰”,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感受,也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映照。
“仰看天宇旷,微白复淡青。”抬头望向广阔无垠的苍穹之上,天色从微白转为淡蓝,这份宁静与高远,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超脱和俯瞰。
紧接着,“犹挂烂银梳,未升紫金钲。”这里的“犹挂”意味着时间尚早,而“烂银梳”和“紫金钲”则是对天边景物的细腻描摹,它们尚未升起,但已经预示了新的一日即将到来。
接下来的“砌蛩馀夜唧,树鹊作晓鸣。”两句,是对昆虫和鸟类早晨叫声的生动写实。这些声音构成了早晨特有的音响景观,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
“群动俱扰扰,竞若有所营。”这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万物争鸣的图景。这份忙碌和紧张,是对生命活力的歌颂,同时也是对人在这繁忙生活中寻找自己位置的一种思考。
“而人居其间,独欲免夙兴。”诗人在这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交织的场景中,却表达了一个超然的愿望——希望能够避开早晨的喧嚣和世事的纷扰。这种超脱,是一种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
“出山三见秋,一年一征行。”此处诗人提及了多次踏青山而遇到的秋色,这份对自然美景的反复追寻,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每一次的经历都是时间流逝和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今兹秋又至,归心捺还生。”面对再次到来的秋天,诗人表达了归隐之心,这份对自然界深切的情感,也是对内在自我的一种呼唤。这里的“捺还生”,意味着对生命的一种新的理解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最后,“会当挂其冠,高卧听松声。”诗人希望能够悬挂掉尘世间的名位与荣耀,而是选择一个高远的地方安卧,以聆听那永恒不变的松涛之声。这是一种对于精神世界极致追求的表达,也是对超脱尘嚣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与思考,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每一个字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和智慧,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早晨之中,体验着生命的深度和广阔。
曹公初见奇,直以子房许。
制胜算无遗,毙袁而诛吕。
意见稍有乖,几欲置鼎俎。
朝端存正论,九锡胡不取。
本初固难依,奸雄恶可辅。
初年歼德祖,继又族文举。
嗜杀其如斯,大夫可以去。
见几奚不早,一死昧所处。
既不为夷齐,又不为伊吕。
徒抱忠贞心,遗憾亘千古。
携友行莫春,山南复山北。
一川去萦纡,层林互倚伏。
舍舟上孱颜,万象咸在目。
野花衒残红,柔条曳新绿。
春峦润如酥,春水流如玉。
芳草浩无涯,好鸟鸣相续。
老阅几岁华,看山看不足。
凡物各有时,时去时必复。
顾我岂物如,此生何能谷。
正波泛银汉,漏滴铜壶,上元佳致。
绛烛银灯,若繁星连缀。
明月逐人,暗尘随马,尽五陵豪贵。
鬓惹乌云,裙拖湘水,谁家姝丽。
金阙南边,彩山北面,接地罗绮,沸天歌吹。
六曲屏开,拥三千珠翠。
帝乐□深,凤炉烟喷,望舜颜瞻礼。
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
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
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
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
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
香外无香比。
平生耳熟闻骊山,梦寐不到临潼关。
当年太液金井碧,温泉宛在关山间。
忆昔君来必十月,骑玉花骢带风雪。
太真独侍沐浴边,鲸甲龙鳞影清绝。
五十年升平一迷,却驱万骑出关西。
自为前朝同祸水,翻令后代异廉溪。
君不见汝海之南鲁山左,亦有此泉名不播。
征夫问路说汤头,可怜是亦陈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