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伯昭过霍子远日宿其林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春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首句“寂寂寒塘春雨消”,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寒塘之上,春雨已悄然消散,留下一片寂静。这里的“寂寂”二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安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沉思。
接着,“梦归银浦夜迢迢”,诗人似乎在梦中回到了遥远的银河边,那是一个充满神秘与浪漫的地方。夜色深邃,距离遥远,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内心深处某种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
“刺桐花下三更月”,画面转向了具体的景物——刺桐花与三更的月亮。刺桐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美丽。三更时分的月亮,既明亮又柔和,为整个场景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
最后一句“无意窥人过小桥”,则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描绘了人物的活动。或许是一位行人,或许是诗人自己,无意间经过了小桥,这一动作打破了画面的宁静,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态美。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偶然与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情感的流露,同时也蕴含着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噪竹
好在碧坛湾,丛底度岁寒。
何堪栽凤律,祇好制鱼竿。
拂水烟稍润,含风剑叶攒。
芳荫聊奉庇,君试仰天看。
次韵和章子美对雪
破腊连空粉絮飘,离离一番长山苗。
旗亭谁氏来沽酒,台笠何人去采樵。
背日旋依松涧积,迎风先傍药畦消。
袁安此际偏无赖,独掩闲门对一瓢。